第十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一)(第6/47页)

从1970年代以来,美国设计进入了20世纪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建筑设计在众多设计领域中一枝独秀,出现了许多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建筑大师,从后现代的罗伯特·文丘里、迈克·格雷夫斯,到解构主义的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 1932— )、佛兰克·盖利,美国引领了国际上的建筑潮流。但是,美国的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却在这个阶段中逐步失去了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立即获得的国际领导地位,经济改变、社会改变、国际情况改变,都是重要的原因。

美国设计业自身的变化是一个需要认真关注的原因。在此之前,美国设计业集中在家居设计,并且很注重创意,而在20世纪最后这一段时间内,设计业转向了办公室家具和用品,设计力量更多放在人机工学、办公室系统性设计方面。从家庭用具转向企业系统用具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自1970年代、1980年代以来,由于这种企业设计逐步成为设计的主力,因而使得美国没有能够产生欧洲那种多元化、小型化的精英设计,美国设计的个人色彩因此也比较弱,体现的是针对大众市场、大众消费的同质化和有利于大批量化生产的设计。一些设计精英希望设计个性化的作品,只能通过小批量、高手工艺、高价格的方式,很难做到欧洲设计那种既能够有个人设计色彩,同时又兼顾一般市场的价格水平。因为美国没有欧洲那种深厚的手工艺传统,在一个以大工业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为主导的国家里,无论从生产角度、设计角度、消费者角度来说,要推行欧洲式的精英设计都是比较困难的。

在这个阶段里,美国的一些大型设计事务所从原来家族拥有转向企业化,于是很快就失去了这些事务所原来比较具有个性的设计特色了。设计理论家斯提芬·霍尔特(Steven Holt)曾指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设计的个性逐步消失,从而导致创意性、发明性的减弱。

1990年代以来,情况又有所改变。美国新一代设计师开始涌现,他们比自己的上一辈受过更好的教育,并且有电脑、数码设备、现代通信和网络的支持,而且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美国本土市场,而是全球的市场。全球化使美国经济集中于金融、技术、创意(包括设计),而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印度等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家与地区,到2010年前后,“美国制造”基本消失。这些因素都促使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美国当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1.第一个趋势是,随着美国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巨大变化,美国设计的重点发生转移

过去的20多年里,美国的产业布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1970年代以来,因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消费的潮流,大量的美国制造业迁移到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中国大陆。在这个期间,一方面是美国产业持续外流,另一方面是美国经济以科技的发展为依托,进一步智能化、高效化了。这个过程减少了美国本土的能耗与污染,强化了金融优势。但是1998年和2008年的几次金融危机及随后全球经济的萧条,全球性的资源、能源、环境危机,暴露出全球化过程中被忽略的经济和社会脆弱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1970年代以前,美国企业的研发、设计部门是与生产联系在一起的,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工厂的工程师、设计师密切结合,而造成战后几十年美国产品研发、设计的领先优势;但是当企业外迁之时,美国许多企业的设计部门、产品研发部门也随之迁移到海外,造成大量设计人员外流。美国经济演变成单纯的服务型经济,缺少了对新产品的研发、设计,也就没有新的知识产权的产生,美国工业设计之所以逐年衰退,这个转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