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统一之战(第8/12页)

说到分赃,刘湘首先得践诺,也就是答应他先前对邓锡侯、袁祖铭的许诺。水晶猴的比较好办,麻烦的是袁祖铭这个。

四川议会鉴于川战不歇,诸侯割据,一致提出议案,要求将兵工厂改为实业工厂,立即停止制造枪弹,同时禁止各军自由筹款。

不是针对袁祖铭一个人,但袁祖铭最吃亏,因为这意味着刘湘答应他的军饷和枪弹都得打水漂了。

应该说,刘湘事前也没有想到会出现如此变化,但袁祖铭可不管这些,他认为刘湘是故意的,这家伙是想不认账了。

刘湘在成都遭到袁祖铭的暗中监视,最后在刘文辉的派兵保护下,才以扫墓之名避往老家。刘湘一走,袁祖铭也气鼓鼓地返回重庆。他一回去,就占领刘湘公署,并收缴所有在渝川军枪械,此谓“渝变”。

刘湘有家不得归,要动武的话,其嫡系军队大多被隔离在川东,临时收编的杨森部队还不能完全掌握,而邓锡侯这些猴精猴精的人态度又模棱两可,一时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顿足之际,逃亡在外的杨森却意外地派人找上门,表示川人应一致对外,他愿意指挥旧部,与刘湘合作驱袁。

杨森是什么样的人,肚子里在打着什么样的主意,刘湘当然比谁都清楚。他曾经想过要喂饱杨森,然而实践证明,杨森就是一现代吕布,他的胃口是填不满的,除非你自己让位下野。

很明显,即将开始的合作又是饮鸩止渴,甚至是引狼入室。刘湘思虑长远,可他麾下的将领们却大多考虑不到这一层,只认为此一时彼一时,若从军事着眼的话,刘杨夹击袁祖铭甚为有利。

段祺瑞指刘湘“能容不能断”,真是一语中的。他明明心里不想让杨森入川,但看到这么多人附议,又怕别人说自己心胸狭窄,局面都如此濒危了,还惦记着原先的仇隙不放。

那就合作吧,刘湘宣布,凡“统一之战”后收编的杨森部队,一律归还杨森,同时在合作收复重庆后,两人可共驻重庆,川东地区也将完全交由杨森驻防。

都说刘湘宽厚能容,真是名不虚传,杨森喜不自胜。

“统一之战”失败,他不恨刘湘,你先进攻人家的嘛,他恨的是袁祖铭,要不是这厮临时投向刘湘,我可不就大功告成了?

1926年3月,杨森到达万县,随即发了一个电报给川军旧部。电文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我回来了。”

接到电报,杨汉域、范绍增等六支部队即约定日期,迅速假道前往万县,这就是有名的“六部东下”。

当“六部东下”时,袁祖铭丝毫未进行阻拦。不仅不拦,还下令沿途各县为之提供粮草,就差敲锣打鼓迎接了。

原因就在于袁祖铭一直被蒙在鼓里,他并不知道刘杨密约的内情,竟然天真地以为“六部东下”是杨森在挖刘湘的墙角,两人又要准备干仗了。

既然袁祖铭已经和刘湘翻了脸,对这种事他当然是乐观其成,就恨不得能帮助六部早一点到达万县,以便能早一点看到好戏上演。

好戏果然上演了,但不是杨森跟刘湘打,而是杨森、刘湘把袁祖铭夹在中间一顿痛扁。

袁祖铭退出四川时已是鼻青脸肿,成了悲剧的主角。

事情就是如此富有戏剧性,本来道理都在他这一方,可惜此君过于矫情,得理不饶人,结果自己把自己给弄到了灰头土脸的地步。

刘湘先一步到达重庆,众将都提议去万县将杨森接过来。这些武将笨头笨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谋士们可憋不住了,赶紧把刘湘拉出账外并力陈利害:“自古二雄不能并存,杨森真的来了,他的职权如何处置,比你大还是比你小?”

有一句话忍着没好意思说出来:婚前天使,婚后恶魔,你们哪一次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