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悲愤中挣扎(第8/18页)

4. 火烧十三行

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与外来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一点从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的情绪中便可以看出来。事实上作为鸦片战争爆发地的广东,对外国的反侵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两个附件,争取了英国在华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关税协定的特权,而后法国、美国等国家也先后要挟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条约,这更加让百姓们对外国侵略者的仇恨与日俱增。

纵观当时,广东地区的形势与鸦片战争时期相比,并没有如条约签订之后预期的那样稳定。当地百姓对英国人的憎恨并没有因为战争的停止而减弱,甚至对英国人的斗争有了一种新趋向。

例如,在当地民间散发的《告谕英商大略》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道光二十一年(1841)之后,英国人侥幸得志,勿视为中国之弱也。事实上这已经表明了一种决心,那就是并没有因为政府在战争中失败,而改变对抗英国人的态度。

虽然当地百姓的这种态度来源于对外来民族一种本能的排斥心理,但其中也有英国人战后在广东总是以战胜国的姿态,傲慢地对待中国人的表现有关。当时英国人在广州等地肆无忌惮,横行不法,广州重新开市后,英国商人与当地百姓交易时,表现出恃强欺人的架势,因此与当地百姓经常发生冲突,以致生出许多事端。

例如,英商中的役吏在街市劫掠布店货物;购买物品时如果议价未成,挥手便殴打卖货之人;英国人在街市上遇到当地百姓,动辄大声呵斥避让,如果稍有怠慢,便挥鞭抽打。英国人的这种蛮横无理,引起了当地百姓极大的愤慨,而他们又有一种“骁健多好义”的品格,痛恨英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横行不法,便自发组织起来对抗英国人,这其中具有广东特色的反抗英国人的“社学”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

社学,也称为书院、义学,其前身是当地地主富户们创办的“团练”,用以缉捕盗贼、保民安境。鸦片战争期间,社学成为广东当地百姓编练义勇、抗击英军的组织。《南京条约》签订后,广东各地的社学组织互相联络壮大声势,决心对抗英国人到底,并约定“同患相扶,协力共救”,其中较为知名的有广州附近的升平、东平、南平、隆平等社学。

按说社学对抗英国人的这个宗旨,与当时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并不相符,应该是被清政府限制和打压的,然而从当时社学蓬勃发展的态势来看,显然与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的支持分不开。例如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的时候,道光皇帝让大臣特别起草了一道《全粤义士义民公檄》发到广东,其中就有对广东社学的激励话语:

恭读上谕,“士民众果有勇猛出众之材,激于义愤,团练自卫,或助官军以复城邑,或扼要隘以遏贼锋,或焚击夷船,擒斩大憝,或申明大义开启愚顽,能建不世之殊勋,定有非常之懋赏,钦此!”士民等钦奉王言,共引团练,仿轨里连衡之制,指愿得百万之师,按赏田捐饷之方,到处有三时之乐,无事则各归农业,有事则协心从戎,踊跃同袍,子弟悉成劲旅,婉娈如玉,妇女亦能谈兵。

而且在升平社建立的过程中,道光皇帝也指出:

该省西北乡绅士,敌忾同仇,深知大义,着查明首倡义举之人,如有才具堪胜文武之任者,即具实保奏,候朕施恩。并剀切晓谕该省各府州县,均宜照此团练自卫,并备调遣。将来如果得力,自当从优奖赏,即军务告竣,并经调拨运用者,亦必慨如赏赉。

在道光皇帝的这种鼓励之下,有了朝廷主战派的大力支持,社学组织在鸦片战争结束后迅速发展壮大,由地方绅士组织领导,以下层百姓为基础,可以说人力财力都来自于民间。社学组织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因此它的抗英斗争才会持续不断,且声势越来越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