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火焰中的哀鸣(第5/7页)

没有了领袖的君士坦丁堡人民被最近这一连串事件弄得手足无措。他们做了自己看来最合理的选择。这些西方人是代表阿历克塞前来要回皇位的,那么如果照办,他们可能就会离开了。完全失明、已经半残废的伊萨克·安格鲁斯从监狱里被放了出来,重新成了正式的皇帝。而信使来到十字军的营地,请他们停止攻击,并邀请阿历克塞·安格鲁斯进城与他的父亲共掌朝政。

这次重聚并不愉快。尽管伊萨克已经年迈,但儿子给十字军的承诺还是让他惊骇万分。拜占庭帝国从外部看来可能还光鲜亮丽,但实际上,数十年的管理不善已经让中央政府濒临破产。但这位老人已经无能为力了。威尼斯人似乎无处不在,当地居民毫无斗志,而任性的儿子却如此轻易许诺,他只能听天由命。

起初几周,一切都很顺利。年轻的皇子被加冕为阿历克塞四世。他无视市民们愠怒的眼神,为威尼斯和法国的朋友们举行了数场奢华的晚会。与此同时,阿历克塞试图兑现承诺,给埃及苏丹发了封信,警告称自己很快就会将其赶出基督徒的故土。

但当谈到偿还债务的问题时,事情就脱离了控制。阿历克塞四世迅速查看了国库,发现剩余的财物还不到他当初轻率许诺给十字军的一半。他试图增加税收来弥补差额,但却丧失了自己仅有的一点儿民心。日益绝望之下,他开始派官员洗劫教堂的圣餐盘和圣物箱,连死者也不能幸免。那些死去已久的皇帝,陵墓里所有值钱的陪葬品都被搜刮一空。

没过多久,阿历克塞四世就被逼到了绝路。他搜刮财物的做法已经让自己的民望低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人们之所以还没有推翻他,只因为十字军就驻扎在城外。他已经用尽了一切收入来源,进一步的剥削必然会引发叛乱。

除了激怒自己的子民之外,阿历克塞四世还引发了大部分十字军战士的不满。他们已经满足了阿历克塞的一切要求,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富有城市的统治者还不起债。显然,最后的结论就是他有所欺瞒。

事情变成这样,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恩里科·丹多洛的阴谋。他很早就看透了阿历克塞的底细,然后利用他把十字军引到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向。如今很显然,阿历克塞身上已经榨不出什么价值了——这个家伙已经耗尽了自己的所有财力——所以丹多洛准备开始大胆的下一步。为什么不扶植一个傀儡皇帝,进而统治整个拜占庭呢?

城内的居民已经忍无可忍了。当有消息称阿历克塞四世正打算把皇宫作为抵押物,交给神气活现的十字军时,愤怒的暴民聚集起来,要求换一个皇帝。混乱之中,一个绰号“浓眉”的贵族走进了阿历克塞的房间,轻松推翻了他的统治。“浓眉”告诉惊慌的皇帝,暴民正在咆哮着寻找他,自己可以带他去一个安全的地方。随后,皇帝被毛巾蒙住头,直接进了地牢,与自己的父亲伊萨克悲惨地重聚了。他们再也没能出来。第二天早上,“浓眉”加冕成为新皇帝阿历克塞五世。

政变的消息几乎让丹多洛的谋划泡了汤。大部分东征者迫切希望前往耶路撒冷,对君士坦丁堡丧失了真正的兴趣。与他们做交易的皇帝已经被推翻,再也做不了什么了,而且实际上已经和他那盲人父亲一起丢了性命。如今最好的做法就是赶紧止损,向圣城进军。

然而,丹多洛距离自己的目标如此之近,绝无放弃之理。当十字军要求领导人下达离开的命令时,他沉稳地指出:如今他们要为这场愚蠢的谋杀复仇。十字军的确应该去解放耶路撒冷,但现在他们也有机会来修复基督教王国内部的创伤。丹多洛表示,十字军仍然还欠着威尼斯人的钱,而让他们无法得到丰厚报酬的,是拜占庭人的贪婪。大家都见到了君士坦丁堡,这里有昂贵的丝绸衣服、数不尽的古迹、金顶的教堂、宏伟的大理石宫殿。他们理应获得劳动所得,如果拜占庭人不给,十字军就应该用武力争取。占领这座城市,就可以讨回债务,惩罚谋杀皇帝的罪行,还能让东正教会重新臣服于罗马教皇。还有什么比这更加神圣的事业吗?夹杂着隐含的威胁、高尚的信念和对于欲望的引诱,丹多洛的发言征服了十字军。1204年4月9日,十字军向这座全球最古老、最重要的基督教城市发起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