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方和西方(第8/14页)

在军事上,变化最大的是德国的海军。在英国诞生的一个组织深深地影响了德国,随之在德国诞生了一个海军联盟,而这个联盟的成员要比前者多得多。还有一点必须考虑,英国对海军的关注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强大,更是为了单纯的生存。德国海军联盟快速发展是由于德国一直在不断地积累能量,同时又在周密地规划各种能够适应本国国情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军事、教育和工商业领域。当然,无论这个联盟的宣传做得怎么好,口号喊得如何响,如果它的主体思想同国民大众的思想产生分歧的话,它也会一无所获。正是由于德国的民众都普遍赞成发展海军,德国的海军联盟才能为这种思想提供组织形式、注入活力,并让它产生积极的效果,虽然海军开支的增加意味着债务和税额的增长。所以,国民的情绪是德国海军联盟能够长远发展的保障。这个联盟的主要领导人说:“海军联盟的成功靠的不是规章制度,而是依赖于国民的精神。这种精神反映了德国人一个美好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就是对海军的憧憬。”

德国在海军方面的开支在1875年不到1000万美元,发展到现在是1亿美元,而且这种上涨趋势在未来的10年内还会持续。我们应该知道,如果将这么大的一笔钱用在其他地方会带来更大的收益。这不是因为德国政府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不管德国的议会有多小,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体现了全国公民的意愿。还有,德国的海军和海上运输业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激发全国人民的团结性,因为它的船队是在自己的海域以外航行,代表的不是少数人的利益,而是全体国民的利益。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在德国海军联盟的100多万成员中,有四分之一是来自内陆的萨克森王国。和国家在工业方面的成果相比较,一支强大的舰队更加能够代表国家的形象。

上面这句话用在德国身上最适合不过了。因为在德国,海军是一个刚兴起的组织,而它的产生,也就是从理想变为现实,就发生在不久前。在国家的统一上,德国和1789年至1812年间的美国非常类似。在一个民族使命感高昂的年代里,统一是所有人共同期盼的目标,处于战火中的北美殖民地更加意识到了这点。现在,德国的统一已经被写进了德国宪法,变得神圣不可侵犯;这部宪法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检验,已经被广大的德国人认可,在将来也不会发生特殊的情形。不过,德国在各个地方或者集团利益不一致的前提下,还有多多少少的“独立主义”情绪,“独立主义”这个词在美国可以理解为各州之间的权力,它体现了在美国刚刚独立的时候,几个独立的殖民地之间相互争斗、相互猜忌的情形。美国宪法的起草和颁布只是为了各殖民地之间的物质利益,1812年的英美战争使美国人产生了一种理念,就是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对付外来力量的威胁,由此,国家这个概念便在人们心中慢慢滋生了。能够回忆起南北战争的美国人不会不知道“联盟”这个词在当时所体现的情感是多么炽热,那个时候,无论是对奴隶制的不满还是利益的分配不均,都不能动摇国家团结这个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德意志联邦的建立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它实际上是一个关税同盟,比德意志政治同盟的出现要早得多。尽管是这样,德国统一的完成还要得益于超越物质的另一种作用力。德国在之前一直处于分裂地位,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现在的统一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完全取代了这些,这种作用力集中地表现为德国人的自我鼓励精神。这种精神在外人看来是一个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国家所具有的敏感,但它在德国能够具备这样的影响力,理所当然地被其他国家承认。曾几何时,美国人也在自己身上体会到了这种特点,它源自于一种担心,但这种感觉往往被我们忽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