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纳粹-苏联条约(第7/18页)

德波关系一天比一大尖锐。我们必须估计到不论哪一天都可能发生会使公开冲突无法避免的事件——元首认为,我们必须不致在正当努力澄清德俄关系的时候,对德波冲突的突然爆发缺乏心理准备。他因此认为,必须在事先就加以澄清。仅仅为了在发生这样一种冲突的时候能考虑到俄国的利益就有此必要,如果不加以澄清的话,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德国大使还要说,莫洛托夫所提到的谈判的「第一步」即缔结贸易协议已经在当天(八月十八日)在柏林完成了,现在是「着手」第二步的时候了。为此,德国外交部长建议自己「立即动身来莫斯科」。他来的时候「将由元首授以全权,来全面地而且最后地解决全部问题」。里宾特洛甫补充说,到了莫斯科以后,他将能够「考虑俄国人的愿望」。

什么愿望?德国人现在已不再兜圈子了。

我也将能够(里宾特洛甫接着说)签订一项特别认定书,明确规定缔约双方在这个或那个外交政策问题上的利益;例如在波罗的海地区划定势力范围的问题。然而,这种解决只有口头讨论才办得到。这一次,大使决不能从俄国人嘴里得到一个「不」字。

请你强调(里宾特洛甫最后说),德国的外交政策在今天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请你一定要求对方迅速同意我访问莫斯科,并且有力地反对俄国人任何相反的意见。在这一点上,你必须牢牢记住这样一个决定性的事实,即公开的德波冲突可能很快爆发,因此,我能立即访问莫斯科是我们最大的利益。

八月十九日是决定性的一天,让德国潜水艇和袖珍战斗舰开赴英国海面的命令一直压在那里,要等莫斯科来了回音才发。这些舰艇要是打算在希特勒预定发动战争的日期九月一日到达指定地点的话,它们本应该马上出发的,因为剩下的时间已只有十三天了。

受命突袭波兰的两路大集团军也应该立即进入阵地了。

柏林,特别是上萨尔斯堡,空气的紧张几乎叫人不能忍受。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神经质地等待着莫斯科的决定。外交部那一天的各种文电透露了威廉街这种紧张不安的感觉。施努尔博士报告同俄国人关于贸易协议的谈判已经在前一天晚上「达成完全协议」后结束了,但是苏联却拖着不肯在上面签字。他说,签字仪式本来要在今天(八月十九日)中午举行,但是到了中午,俄国人又打电话来说,他们得等莫斯科来的指示。施努尔报告说,「显然,他们是得到了莫斯科的指示,为了政治上的理由而拖延签字」。从上萨尔斯堡,里宾特洛甫又给舒伦堡发去了一份「特急」电报,要他一定用电报报告莫洛托夫所说的任何一句话,或者足以表明「俄国人的意向」的每一个迹象,但是这天白天,从大使那里一共只收到了一份电报,那是照转苏联通讯社塔斯社在莫斯科的一则辟谣声明。塔斯社否认外传俄国和英法军事代表团之间已在远东问题上陷于僵局,不过,它又说三国代表团在「完全不同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信号——还有时间,也还有希望。然后,到八月十九日晚上七点十分,那份望眼欲穿的电报终于来了。

机密

特急

苏联政府同意德国外交部长在经济协议宣告签字以后一星期到莫斯科来。奠洛托夫说,如果缔结经济协议的消息明天公布的话,德国外交部长就可以在八月二十六日或者二十七日到达莫斯科。莫洛托夫交给了我一份互不侵犯条约草案。

关于我今天同奠洛托夫所作的两次谈话的详细报告以及苏联草案的全文将立即用电报发上。舒伦堡

据大使报告,八月十九日下午二时在克里姆林宫开始的第一次谈话继续了一个小时,进行得并不很好。看起来,似乎无法一下子迫使俄国人接待德国外长,「莫洛托夫坚持,」舒伦堡在电报中说,「即使要在大体上确定访问的日期,目前也是办不到的,因为那需要充分的准备——对于我再三指出而且极其强调的必需赶快的理由,莫洛托夫答称,迄今为止,甚至第一个步骤——缔结经济协议——都还没有完成。首先,经济协议要签字并公布,而且要在国外发生预期的影响。然后才轮得到互不侵犯条约和议定书。」莫洛托夫显然毫不为我的异议所动。莫洛托夫声称,他已把苏联政府的观点告诉了我,已经再也没有别的话要补充了,在这以后,第一次谈话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