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两次大战之间(第8/9页)

[13] 总统山,又称拉什莫尔山,坐落于美国南达科他州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内有4座美国前总统头像,他们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

[14] 1英亩约等于4 000平方米,6市亩。

[15] 泛指亚非拉三大洲,相对哥伦布发现的美洲新世界而言。

[16] 参议院是国会的一部分,又称上院。与之相对的是众议院,又称下院。国会享有立法权。

[17] 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1859—1941),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1888—1918年在位。

[18] 沃伦·哈丁(Warren Harding,1865—1923),美国第29任总统(1921—1923),属共和党,1923年因心脏病突发于任内病逝。

[19] 1920年,沃伦·哈丁竞选时提出“回归常态”口号,主张采取一战前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0]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21] 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1874—1936),奥地利作家,记者。

[22] 弗朗茨·韦费尔(Franz Werfel,1890—1945),奥地利作家,诗人。

[23]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作家。

[24] 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意大利法西斯党魁,独裁者。

[25] 1919—1933年的德国,其宪法是在小城魏玛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

[26] 有纳税义务的等级,区别于不需纳税、享有特权的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一般包括农民、手工业者、资产阶级等。

[27] 斯大林(Stalin,1879—1953),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28] 赫尔曼·戈林(Hermann Goering,1893—1946),“一战”中的“王牌飞行员”,纳粹德国空军元帅,国会议长,纳粹党二号人物。

[29] 国家秘密警察缩写“Gestapo”的中文音译,由党卫军控制。

[30] 英文简称SS,德国纳粹党用来执行治安勤务的编制。

[31] 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1900—1945),纳粹德国内政部长,纳粹党重要头目,党卫军首领。

[32] 非洲东部国家埃塞俄比亚的旧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33]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1892—1975),西班牙法西斯独裁者,长枪党党魁。

[34] 西班牙第2大城市。

[35] 即在1922年2月6日于美国华盛顿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用以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5国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5∶3∶1.75∶1.75。

[36] 中国东北的旧称。

[37] 北京的旧称。

[38] 汉斯·冯·塞克特(Hans von Seeckt,1866—1936),“一战”后大力复兴德国陆军,被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曾担任蒋介石政府的资深顾问。

[39] 亚历山大·冯·法尔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1878—1966),德国军事家,“一战”期间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战后改组德国陆军的中心人物,曾担任蒋介石政府的军事总顾问。

[40] 乔治·克列孟梭(1841—1929),法国第三共和国总理,曾参与签订《凡尔赛和约》,被誉为“胜利之父”。

[41] 阿尔贝特·施佩尔(1905—1981),德国建筑师,希特勒的密友,曾负责军需生产,使纳粹军备获得巨大提升。

[42] 德国电影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数量可观,流派纷呈。

[43] 哈利法克斯勋爵(Lord Halifax,1881—1959),英国政治家,1938年2月成为英国外交大臣,1944年受封为伯爵。

[44] 1916年2月,德军主力移师西线,英、德双方先后打响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死伤极为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