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两次大战之间(第9/9页)

[45] 库尔特·冯·舒施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1897—1977),曾任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总理。

[46] 德国东南部边境城市。

[47] 卡尔·伦纳(Karl Renner,1870—1950),被誉为奥地利国父。

[48] 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1869—1940),英国保守党政治家,1937—1940年任英国首相,因“二战”前对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备受谴责。

[49] 参加会谈的有英、法、德、意4国首脑,会后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

[50] 特指“一战”与“二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临近德国使用德语的居民所居住的地区。

[51] 爱德华·达拉第(Edouard Daladier,1884—1970),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国总理,1938年曾代表法国和希特勒签署《慕尼黑协定》。

[52]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英国首相(1940至1945、1951至1955),带领英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丘吉尔也是作家,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不需要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英语民族史》等。

[53]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64年(1837—1901)是英国最强盛的时期,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54] 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位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也称丘吉尔庄园,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5] 马尔伯勒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即约翰·丘吉尔(John Churchill)。

[56] 爱德华八世(Edward VIII,1894—1972),英国国王,因迎娶辛普森夫人而主动退位,后被封为温莎公爵。

[57] 1938年11月9日到11月10日凌晨,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党卫军袭击了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这一事件称为“水晶之夜”。水晶之夜事件标志着纳粹开始对犹太人屠杀。

[58] 格兰瑟姆(Grantham),位于英格兰肯特郡。

[59] 即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2013),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1990)。

[60] 但泽一直是德意志和波兰之间争夺的焦点,1919年前,该市为德意志管辖。

[61] 维斯图拉河(Vistula),又译维斯杜拉河、维斯瓦河,波兰最长的河流,向北注入波罗的海。

[62] 劳合·乔治(1863—1945),英国自由党党魁,曾任英国首相(1916至1922),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

[63] 历史上,俄国曾数次参与瓜分波兰,“二战”也以苏德瓜分波兰为始。

[64] 约瑟夫·贝克(Józef Beck,1894—1944),

[65]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1893—1946),纳粹德国外交部长,在德意日三国结盟中发挥重要作用。

[66] 大萧条导致美国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67] 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23日,双方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这一协议,德国得以避免两线作战。这一条约是英法、德、苏三方博弈的结果。

[68] 中亚内陆小国。

[69] 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1712—1786),普鲁士国王,实行开明君主制,在军事上很有建树,使普鲁士在强大的敌国中间幸存下来。

[70]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至1890),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他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人称“铁血宰相”。

[71] 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1888—1969),美国商人、政治家,曾任驻英国大使,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

[7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法国支持下建立的军事政治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