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梦游者(第5/40页)

骑马前往镇上的半小时路程中,我得知乌伊伏是一个很多东西都付诸阙如的地方。例如,这里没有车走的路(没错,只有一些小路,上面长着一片片草地以及被马蹄踩扁的可怜花丛),也没有饭店、大学、杂货店或医院。令人沮丧的是,这里居然有为数不少的教堂,那些木造教堂的白色尖塔是岛上唯一比棕榈树还要高的东西,而那些树只会在土地上留下一道道黑色阴影,完全没有遮阴功能,太阳非常大,把天空照得一片白亮。我问塔伦特(他骑在小马上,试着维持优雅的模样),岛上是不是有很多传教士,回话的人却是艾丝蜜。她说,19世纪初期大概有一百名传教士来到乌伊伏,但1873年的大海啸摧毁乌伊伏岛北半部地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身亡了,幸存者则很快就回家去了,再次独留乌伊伏人自己过日子,岛上的生活恢复到了教士抵达前那种已维持几千年的模样。

“乌伊伏人向来不愿在北边的海岸区兴建房屋,他们认为会招致厄运。”她说,“教士们喜欢海景,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我说,教堂的数量让我感到吃惊(才二十分钟,我已看到四座教堂了),这表示当地人改信基督教的比率很高。这次换塔伦特回答我了。“传教工作实际上并不如表面上那么成功。”他说,“乌伊伏人只是觉得教堂很新奇。当第一座教堂,也就是那棵弯弯曲曲的鸡蛋花树后方的圣犹大教堂盖好时,许多居民都去了教堂,当时的国王也去了,他是现任国王的祖父。我想他们觉得教堂很有趣吧。所以教士认为居民很快就会改信基督教,于是盖了更多教堂。光是这个地区就有五座——对吧,艾丝蜜?北边还有三座,但是都被海啸摧毁了。”

“乌伊伏人曾经帮忙盖教堂吗?”我问道。

“不曾,教士全都得自己动手。国王赐给他们土地与木材——你一看就知道那全是棕榈树,一种难用又不切实际的建材,而且教堂也盖得很差,但是国王拒绝让他们聘用他的子民。他们能拿到土地与建材已经很幸运了。”

“没人叫得动乌伊伏人。”在队伍最前头的艾丝蜜大声说,“现在我们搞清楚了。”她大笑,听起来沾沾自喜。

“应该说,没有人能要求国王做任何事。”塔伦特把话说得更清楚,“我们享有的一切特权,包括在这里做研究,有向导可以带路,全部都需要国王允许。这里的一切事情都由他做主,没有他恩准,什么事都办不成。”

但是,他说这次我们不会见到国王。这位陛下的一个女儿要出嫁,所以他忙着筹办婚礼,没空接见我们。我倒想见见国王,见识一下他的木造宫殿,但至少有件事让我挺高兴的:艾丝蜜也没见过国王,她也无法告知我错过了什么细节,像是宫殿里的地板黑漆漆的,因为有油而发亮,还有国王的老婆们坐在棕榈叶垫子上,一语不发,像鸽群一般柔顺,国王则是面带微笑,一副威严精明的模样。

抵达乌伊伏的第一晚,我住在一间干燥闷热的小屋里,屋顶是用干的棕榈叶编制而成的,因为编得非常紧密,我可以听见雨水打在屋外某处铝片上的啪啪声响(铝片的用途是什么,我不清楚),但屋里唯一的水汽全来自我流的汗——我大汗淋漓,时间愈晚流得愈多。我自己一个人睡,不确定艾丝蜜与塔伦特睡同一间还是分开睡(我也不想知道),整晚我的脑袋都在胡思乱想,不知道在瞎操心什么,每当把眼睛闭上,脑海就会浮现天花板上棕榈叶构成的鱼骨纹路。

隔天早上,我们三个把补给品拿到一艘小汽艇上,汽艇后面装有一具柴油引擎,看起来不太牢固。我们的船长一身茶色肌肤,充满光泽(不过我认为那种光泽并非他很健康,而是因为很容易出汗,似乎他碰过的东西都会变得湿湿的),他看着我们登船后,用力一拉,发动了引擎,船只开始朝伊伏伊伏岛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