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武术世界在晚清的衰亡(1800年—1911年)(第5/13页)

根据城墙上留下的线索,万震山、戚长发和失踪已久的言达平都率先找到了荆州城外的天宁寺,在那里,他们发现了那座黄金铸成的佛像,再度自相残杀。不久后,荆州市长凌退思和花铁干等人也先后赶到。当人们见到宝藏后,局面就完全失控了。许多人死于相互残杀和践踏中,更多的人,包括凌退思和花铁干,则蹊跷地死于令人神经紊乱的剧毒。这种剧毒可能是梁元帝涂在佛像和珠宝上的,但也可能是狄云意图报复整个武术世界的残忍行为。此人在事后不久就销声匿迹。而水笙也在同一时期从家中失踪。有谣言说,他救走了水笙,进行双修的密法,并且返回西藏去接掌血刀门。但20世纪的藏学研究者却并没有在青教的传承谱系上发现狄云的名字。335另一种说法是,他们居住在贡嘎山下的雪谷里,过着和数世纪前石破天与阿绣类似的生活。

在第一波的上百人死去后,事态还在继续扩大化,虽然人们后来知道了黄金和珠宝上沾有剧毒,但认为自己总可以小心防备,以取得这笔财富,所以仍然趋之若鹜。湖广总督庆保在得知消息后亲率大批绿营官兵来加以弹压,但这些士兵也加入抢劫的行列,导致更多的死伤。几天后,毒性逐渐减弱乃至消失了,于是黄金和珠宝被官兵和武术家们在混战中洗劫一空。

荆州事件为武术世界敲响了丧钟。不仅千百人直接死于第一轮争夺。而且在此后的多年中,为了追查这笔巨大财富的下落,或者为了从其他人手上得到抢来的部分财宝,也使得无数门派和帮会大起纷争,仇杀不绝。就这样,南四奇勉强维持的武术世界秩序,在一度的回光返照后彻底崩溃,武术世界完全陷入无政府的混乱状态,直到1840年,当海军上将乔治·爱略特(Admiral Sir George Elliot,1784年—1863年)率领英国舰队抵达中国,发动第一次中英贸易战争(1840年—1842年)时,对此毫无意识的武术家们仍然悲剧性地沉溺于对古代珠宝的渴望和争斗中。

1820年之后的帝国与武术世界

清仁宗在1820年死于在热河的狩猎。在他死去时并没有和自己选定的皇储智亲王旻宁见面,因此他们的身世隐秘极有可能在仁宗死后就失落了。这一点对此后的政局也有深刻的影响,否则高宗的子孙们在清末的改革尝试中就不会那么顽固地维护皇族和八旗的利益,以至令清朝在1911年的瓦解无可挽救。

旻宁继位,即为清宣宗或称道光帝(1820年—1850年在位)。宣宗以节俭著称,在举行朝会时甚至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但在其治下的帝国却进一步腐朽。他所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即鸦片贸易,自18世纪末以来,由于英国商人的普遍走私,导致鸦片在中国普遍被吸食,英国由此也在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在道光时期,虽然屡次禁止,但鸦片贸易比之前更为变本加厉,每年输入的鸦片从四千箱上升到大约一万八千箱,国库储存的白银也从七千万盎司下降到只有寥寥一千万。336

在1838年,禁鸦片的事务再一次被政府讨论,这一次宣宗决定展开不妥协的行动。他命令干练的林则徐(1785年—1850年)担任钦差大臣,前往广东主持禁烟。林则徐并不被贪腐的浪潮所侵染,而采取果断行动,查禁了英国商人的一万九千箱鸦片,并于1839年在虎门销毁。

宣宗和林则徐并不了解他所面对的敌人。但英国国会则发誓为保护“自由贸易”的权利不惜一战。在此前多年,英国人已经了解了清朝不堪一击的海防设备。一支英国舰队于1840年被派遣到中国,封锁了珠江口,随即大举北上,攻占了舟山,最后令人惊诧地出现在天津港。帝国最初认为英国人是来申冤的上访者,同意处分林则徐,但这并没有中止战争。英国人在广东、福建和浙江先后攻陷了多处沿海州县。在1842年英国舰队兵临南京城下,令清朝匆匆乞和,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赔款两千一百万盎司白银,并且割让了香港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