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活死人(第6/11页)

在第二阶段,饮食变得更加有节制。苦行者完全停止喝水,而且只允许吃松树的叶针和种子。但是,每隔四五天,他可以喝一种用树皮做成的茶。这种树皮可以用来准备装饰性涂漆和家居,并且人们认为大量吸收会对人体造成极大有害。但是,苦行者几天内只食用小杯的量,这样进入身体的毒素很少。即使如此,剧毒让他们呕吐、剧烈性流汗、遗尿,因而使身体进一步脱水。随着毒素在体内不断积累,毒素开始杀死让身体器官腐烂的寄生虫、蛆、虫子。这个过程又持续1000天。

在这时候,苦行者已经形同骷髅了,看起来更像一具行走僵尸。他已经不能走得很远,因此第三阶段开始了。僧人找到一个人们可以将他堵塞住的地盘,被人生埋。这个地方跟苦行者本人差不多宽,他可以以打坐的姿势舒适地坐在里面。密室内的石墙留有一个缝隙,供他呼吸之用,密室前有一钟。每天,苦行者敲钟,告知他的门徒或其他僧人他还活着。当钟声停止时,僧人已经正式死亡,这就是第三个1000天的结束,虽然这阶段长度不一。当圣人死去,他的尸体被人从密室内搬出来—通常只剩下一堆骨头—被涂上特别的漆,穿上隆重的袍子,放在神坛上,供后人瞻仰。变干的“木乃伊”不时公开展出,被认为有巨大而神奇的能力。

这些“木乃伊”中最负盛名的,或许要数铁门海上僧的木乃伊,今天依然摆放在弁天山的住莲寺里。据认为,圣人的生灵可通过骷髅似的光亮头颅,进行说话、诅咒、向前来祭拜的人提建议。在这方面,僧人依然“活着”,而且依然与尘世接触。直到最近,根据住莲寺的老和尚里英明,铁门海上僧的木乃伊吸引了各种鬼魂和幽灵来到修道院里,使之成为一个神圣、极其不同寻常的地方。

据估计,日本北部有16到24具完整无损的“活木乃伊”,他们被安放在好些偏远、乡下的修道院里。在19世纪末期,日本政府宣布这种自制木乃伊为不合法的自杀行为。然而,对于很多苦行者而言,这依然是离开物质世界的一种方式,与佛教传统一致。人们也认为这可作为获得更多启迪和自我认识的方式,不受物质环境牵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开始木乃伊过程的,都是年迈而且将死的人—很少有年轻的僧侣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启迪。

“活木乃伊”为死亡增添了一丝新的不确定性。在苦行者生命中,死亡不是单一的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从此生通往彼世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很长,死亡过程不被认为是“垂死”,而是通往启迪的进程。因此,僧人在经历自我木乃伊的不同阶段时,被看做是“行走尸体”。虽然这个过程已经被宣布非法,时至今天,依然有一些与世隔绝的修道院里,有僧人继续这种做法。或许,日本的“僵尸”依然在我们周围!

东欧

然而,对于大部分西方人,与僵尸联系最强烈的不是远东,而是东欧。原因在于这里有很多关于吸血鬼的电影和书籍,描述了巴尔干鬼魂从坟墓里起来,折磨活人。但这些画面是真的吗?其确切起源是来自东欧民间故事吗?

正如日本民间传奇,答案很复杂。虽然,人们趋向于将僵尸与罗马尼亚联系起来,阿尔巴尼亚与吸血鬼相连,但严格而言,这不真实。并非东欧的所有僵尸都是吸血鬼,吸血鬼故事以外,还有关于回魂亡灵的传统。为了区分这两个观点,罗马尼亚人分别用了两个词:莫里族和斯追高伊。虽然很多人把第一个单词与吸血鬼化等同起来,但并不是这样。莫里族(复数形式是moroii)只是那些死后为了某种目的从坟墓回魂的人—为了看望家人或完成未竟的事业。据认为,有些为了纠正后代的过错或惩教顽童而归来。他们通常不会造成伤害,而且受到家人的欢迎。与西方罗马教会相似,东正教认为,在上帝或圣人的特别天命下,亡魂会在指定的日子里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