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审第三天(第11/24页)

车上有空位,里沙子马上坐下来,环视四周。车厢里有好几个和真琴很像的女性,年纪都差不多,大概都把年幼的孩子托付在托儿所了吧。里沙子的斜前方刚好站着一位这样的女子,背着大包,一头短发,穿着短袖衬衫搭配半长裤,抓着吊环的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细细的戒指,视线落在右手拿着的资料上。

“就算下班有点晚,去托儿所接孩子回家时孩子哭闹了几声,就算老公只顾解决自己的晚餐,她们大概都不会愤怒、紧张、焦虑吧。”里沙子思忖着。因为这就是日常生活啊!她们周末大概会用早就准备好的食材迅速地做出一桌子菜,不但能好好哄孩子,也不会对老公乱发脾气吧。

真琴是个什么样的母亲呢?里沙子看着她们,思索着。孩子还小时,频频做出危险举动时,进入反抗期时,她都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在工作呢?

肯定一切都能从容应对吧。里沙子脑中浮现出今天见到的陌生女性们脸上的各种表情:看到孩子在哭,自己也假装在哭;看到孩子把房间搞得一团乱,惊讶的同时也会挤出笑容,然后蹲下来看着孩子,一脸认真地告诉他为什么这么做不对。

这些都是里沙子见过的母亲们的模样。“对了,不知所措时,试着笑一笑就行了吗?心情烦乱时,大哭一场宣泄一下就可以了吗?不由得想发火骂人时,是不是应该先听听对方怎么说?她们并非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目中勾勒的完美母亲的形象,但无论是在超市、路上、站台,还是露天咖啡座位上,看到互动亲昵的母子,谁都会觉得那就是一个完美的母亲。”

“一直坚持工作的真琴也是,虽然有烦心事,却能照顾好孩子,打理好家务,显然比我能干多了。她散发着这种自信,或许那不是自信,而是职场女性特有的气质吧。是一种连她本人也没有察觉到的特质。”

真琴接受询问时,检察官与律师为了确认她和寿士往来的信息,分别念出好几条信息的内容,手机上的内容大抵是一般的打招呼和回应。

——谢谢你今天帮忙。

——哪里,也谢谢你的款待,还请加油。

——后来还好吗?

——感谢你的诸多帮助。

律师念出来的电脑上的谈话内容,比手机信息要长,意味着两人的确比一般朋友更亲密。之所以特地念出来,或许是为了揭示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没想到内容却比里沙子他们想象中来得普通多了。譬如:

天气很冷,家人都还好吗?你说小孩发烧了,可能是得了流行性感冒。现在还好吗?等你闲下来再回复我也可以。要是你有空,还请告诉我,有件事想和你说,还是当面请教比较好……真的,就是有那种我们男人实在搞不懂的事啊!

然后是真琴的回复:

老幺只是普通感冒而已,谢谢你的关心。最快的话,这周五或是下周四晚上碰面如何?约在哪里都可以。你先别想太多。

大抵是这样的内容。

里沙子边听信息内容边想,真琴算是个颇守本分的人。就常识来想,毕竟彼此都有家室,用字遣词不能太亲密,两人之前还交往过,就更要注意了。

就像刚才有人脱口而出的那样,寿士与真琴之间并没有男女情愫。寿士只是将她视为可以倾诉心事的对象,没有其他意图;真琴也是纯粹出于关心与善意,愿意听他诉苦。

所以他们之间真的没有暧昧关系吗?

里沙子不断反刍两人手机上发的信息。极尽可能精简的句子里,是否藏着什么暗号呢?能不能读出因为担心被各自的另一半偷看,而精简成别人嗅不出任何问题的内容呢?

刚刚迸出“可是”这词的六实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吧。确实,内容简短,只是在传达基本信息,感受不到什么超越友谊的亲昵。但另一半看到这样的内容,就会很安心吗?也可能因为内容过于简短、不够热络,反而让人内心骚乱不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