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番折腾,却是一场空欢喜(第4/18页)

古平原也知道,许营官杀己之心不死,如今跟着自己一路随行必定有所图谋,要想保得路上平安,还要靠顾捕头大力庇护,所以对他也是有意结纳。古平原对待人情世故比常玉儿又高出一大截,他不像一般犯人张口闭口“冤枉”二字,只管拿顾捕头当个寻常的贴心朋友,闲时谈谈官商轶事、风土人情,就是从不提到自己的案由。后来反倒是顾捕头对他倾心结交,主动问起,古平原这才把自己当初赴京赶考被人陷害流放,又听说安徽陷入战乱,一念思亲这才铤而走险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又是孝子又有冤情,顾捕头听后嗟叹不已。但他身为捕头,职责在肩,再怎么同情古平原,也不能说就这么把他放了,唯有尽心按照当初与郝师爷的约定,能让古平原顺利到了奉天大营,就算良心上过得去,至于以后的事情就看古平原自己的造化了。

如今他挑这么个场合讲了一件听来的案子,是因为临近山海关前后的这几天,许营官眼看古平原要落在自己手里了,不由得得意忘形,看常玉儿的眼神也带了几分色迷迷。顾捕头办过多少案子,一看便知许营官对常玉儿起了歹心,他也知道,一旦到了大营,古平原夫妇便任由许营官摆布了,到时候只怕常玉儿真是难保清白。顾捕头自知凭自己的力量保不住古平原,唯有讲一讲老天有眼,因果报应,或许能吓住许营官,如今看来只怕是白费心机。

他招手唤过郭掌柜:“方才坐在东南角桌上那人去哪儿了?”

郭老头一咧嘴,心想怕什么来什么,他也不敢不回话,只得硬着头皮道:“我见那位爷往您住的西跨院走了。”

顾捕头不言语起身,大踏步来到西跨院门口,刚要迈步进去,就听里面有人说话,细一听可不就是许营官那粗哑嗓子。

“我说姓常的丫头,你可听明白了,如今已经到了关外,是我许某人的地盘了,那姓顾的不过是六扇门的一条狗,他护不住你们。你不是心疼你丈夫吗?好办哪,只要听我的,顺着我来,我就饶你丈夫一条命。”

他等了半晌,没听到回话,冷笑了一声:“大概你还想着拿银子开路,到了大营里替你丈夫免了那一百杀威棒是不是?告诉你,别做梦了!大营里是我的天下,姓古的惹到了我,甭管拿出多少银子都没用,我亲自下手行刑!鸭蛋粗的铜头枣木棍,你见过没有?三棍腿折,十棍送命,后面那九十棍子是在鞭尸,到头来能还你一坛子肉酱就不错了。”

顾捕头不用看就知道,常玉儿此刻必定是脸色煞白,又过了一阵儿才听她开口道:“你说听你的,顺着你来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好意思啊。”许营官原本恶狠狠的声音里带了几分淫邪,“你以为我要让你吃苦受罪?我才舍不得呢,我要让你享福。你住到我家来,给我当小老婆,我不仅供你吃穿,而且还饶了古平原,让他也到我家来做工,晚上给咱俩端水洗脚,看着我跟你在床上乐,你说怎么样……嘿嘿!”许营官说到得意之处,自己先乐了。

顾捕头在外面听到此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踏前一步,刚想进去,后面忽然有人一扽他的衣角。顾捕头是眼观八方耳听六路的人,只因听得入神,不留神身后来了人,一惊回头。

“你……”

身后那人穿着一袭天青色布袍,样子虽然沉静,却绷紧了脸,可不正是此番被押解出关的流犯古平原嘛。顾捕头知道古平原并非什么江洋大盗,若是逃跑,自己要抓他那是不费吹灰之力,加之又拿了他大笔的银子好处,故此一出了京城,就把他身上的刑具都解了下来。

“顾头儿,不妨听他把话说完。”古平原脸色铁青,声音里却不见怒意,只是沉静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