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背离:烧刀子(第6/9页)

细想来,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不断有人来了又去,给了爱情的甜,却又留下爱情的伤。其实,我们本可以忍受黑暗和荒凉,如果不曾见过太阳,不曾接受阳光的温暖。然而那稍纵即逝的阳光却使黑暗更冗长,使荒凉成为新的荒凉。

南宋时期,陆游的一个门客在去蜀地游玩时,与当地一个妓女情意相投,就将她赎身带回家乡。陆游将这位妓女安置府邸外的一个宅子中居住。

起先,这位门客每隔几天就会去看望那个女子,后来因为生病,就很久没去。谁想,这女子已多情,就生了猜疑。于是,这门客就作了首词向她解释缘由,这女子见到门客作的词后,作为酬答也作了首词,正是: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

门客所作之词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想必他一定是在情急之下说了各种甜言蜜语、盟誓之词来为自己申辩,脱罪。然而这位女子自有着灵透的心思,所以上来就以半气半戏之笔回他一句加以薄责:说什么海誓山盟,说什么深情厚谊,你随手写了这满纸的殷殷盟誓之言,在我看来不过是一部扯谎经罢了,到底是哪个先生教你这般虚情假意?

“脱空”是宋人所常用的俗语,表示说话不老实,弄虚作假。她用来讽刺门客写了满纸盟誓之词不过是在骗她,讨她欢心而已,并没有真情实意。而最后那句“是那个先生教底?”口吻俏皮,让人可以清晰看到女子对爱人佯嗔带笑的模样。

到词的下阕,女子的口气就完全回过来了,开始说起自己这段日子里所受的相思之苦:“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天天等你,焦灼地等,喝不下茶、吃不进饭,就这样任自己在等你中憔悴下去,纵我再憔悴,我心中也没什么怨怼,因为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想你,根本不能有闲下来的时间去咒你怨你啊。

这两句正化用了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她对门客的责怨,她自己形容憔悴,都是出于爱之过甚和不悔。

她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一生都将被人轻视,想要求得良人真心以待,将是极难之事。正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是多少烟花女子的切身体验。所以她们一旦得到知心人,内心就难免惶惶不安,害怕失去他。其实她的内心是明朗的,他和世间其他男子不会有什么两样,一样在她的生命里来了又去。

辛波丝卡在诗中说: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进入或者离开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

生命中不断地得到或者失去

于是,记住了的,遗忘了的

看不见的是不是等于不存在

记住了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快乐刚刚开始

悲歌早已潜伏

看见的,看不见的

秋风轻轻吹过

在瞬间消逝无踪

我们的生命中潜伏着注定要响起的那些关于离别、关于等待的悲歌。所以,我们都会离开,都会老去,都会经历变化万千,都会面对着风起云涌花开花落,尽量让自己冠冕堂皇、处变不惊;都会缄口不提一些往事,都会熟视无睹一些人,也都会恣意放纵,撒泼打诨。

我们用电影、小说里各种绝妙的情景、台词暗示自己、安慰自己:“你走,我不送你,你来,不管多大风多大雨我都会去接你”,看看梁实秋说得多好;“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还是佛家能让人内心澄净;“你来,我当你不会走;你走,我当你没来过。”这世间,能有这样的洒脱,不知多好!

生活将我们打磨得只相信一个真理:不论如何,我们还是要一个人活很多年。就这样,我们渐渐不会害怕他人的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