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最后一个罐子的下落(第8/23页)

  “对。”

  “如果你能像她那么理性而有条理地思考,也许我们还能少走点弯路。”

  我看着他一本正经的嘴脸,心想如果我把关于辈分的真相告诉他,他面对我这位“叔叔”,是否还能摆出这么一副跩跩的面孔。

  哎,算了,正事尚且做不完,这些争大辈讨口头便宜的事儿,先搁一边吧,又不是说相声。

  我整了整思路,说道:“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咱们如何弄到剩下的两个罐子。弄不到罐子,就没有坐标,没有坐标,就没法出海——这事啊,药不然肯定知道。若是他肯说,省了多少事情。”

  药不是听到这名字,嘿然冷笑:“他不想说,谁也别想改变。我这个弟弟,是铁了心跟着老朝奉了。”

  “呃……这个也不尽然。在杭州塘王庙,他跟我的碰面就没跟老朝奉提。在细柳营,他也帮了不少忙。我总觉得,药不然似乎不完全和老朝奉是一伙。”

  “那是因为你还有利用价值。最后细柳营覆没,难道最大的获利者不是他?”药不是的话让我无言以对。他语气生硬,“我劝你放弃幻想,认真对待,对敌人不要手软。”

  我没法反驳他的话,只得微微叹息一声。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忙碌而又平静。警方针对曾小哥家里的搜查,果然一无所获,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反倒是五脉的攻击,在黄克武和沈云琛的领导下搞得有声有色,加上刘局在官面儿上配合,掀起了一场文物市场清理行动。警方查封了一批古董铺子,抓了不少制假团伙和文物走私贩子,连盗墓贼也逮了七八队。十几家专业和大众报纸都进行了专题报道,境外媒体也有关注,甚至连《新闻联播》都提了一嘴,声势颇为浩大。

  这些倒霉孩子,大部分都是细柳营那份通信名录上的。警方顺藤摸瓜,又有五脉提供技术指导,势如破竹,一抓一个准。这边的战果越辉煌,老朝奉的势力失血就越多。这一次攻势即使不能彻底铲除他的实力,至少也能使其元气大伤。

  这就暗合了古董行当流传的一个古理——赝品之所以要伪真,是因为连它自己都打心眼里认为,真比赝好。所以赝品势力再大,它始终见不得光,上不得台面,永远只能在暗地里生存。老朝奉在地下经营得风生水起,但只要把它拖出在阳光下,便会如冰雪消融。

  所谓的真,就是人心中存在的那一点正义感,也许会衰弱,也许会蛰伏,可这是正理儿,是堂堂正正的王道。只要真赝对决,最终一定是邪不胜正。这跟势力啊、手段啊什么的都没关系,此乃天命所归。

  我在这一个星期里,一方面拜托木户小姐从日本打探更多资料,另外一方面则把精力放在寻找五罐的蛛丝马迹上。方震告诉我,他已经给上面打了报告,请示未来的沉船打捞工作。但这一切准备工作,都必须建立在我找到正确坐标的前提下。

  我每天都打一个电话到南昌去,尹银匠情绪还算稳定,每天趴在工作台上,没什么变化。至于药不是,却跟失踪了似的,再也没看见人,不知道去忙什么了。这家伙对私人交情没什么兴趣,没事不必来往。

  这天我正坐在店里,面对着一块画满了圆圈和线段的小黑板发呆。这块黑板,是我朝旁边小学借的。我把目前了解到的线索和人物,一个一个用粉笔写上去,彼此连线,希望借此能把思路整理清楚。五罐牵扯的事情太复杂了,既有明代的,又有民国的,既有日本的,也有中国的,围绕着庆丰楼的种种谜团,失踪的几个神秘人物,以及佛头案。我每次一思考,就头疼欲裂,这不是小黑板能解决的,电子计算机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