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回上 一姬一僧死生同荣贵 孝心膂力咏歌赞奇异(第8/10页)

文明十六年秋七月十六日,犬村大学头金碗礼仪为拈华庵主所撰之《复泉记》后,其同行者题十歌一赞如下。犬冢信浓介戍孝之孝感、怀旧歌亦在其中。以礼仪为首各于石面即兴自题。歌曰:

赞歌一:壮士推动千钧石,庵院苔青水自流。

犬村礼仪

赞歌二:揭开石盖涌泉水,力大无穷美名传。

犬阪胤智

赞歌三:信浓户隐山神在,莫及凡夫大力神。

犬饲信道

赞歌四:力拔山兮猛壮士,移此巨石有何难。

犬田悌顺

赞歌五:云近水远山麓庵,井成汲水再不难。

犬山忠与

赞歌六:偶来亡母故乡地,山间草庵怀旧情。

犬冢戍孝

赞歌七:三世太刀显奇迹,后代庵主道原由。

犬川义任

赞歌八:拨开竹丛来此山,井边留言汲寸心。

犬江仁

赞歌九:细萩(4) 丛中小芒草,秋风吹过送微香。

蜑崎照文

赞歌十:山松苍翠成雨露,微风阵阵入庵屋。(5)

大禅师丶大

善行不灭,不断祈祷。劫火既灭,八功德水。同等功德。虽有拙巧之差,但都是即兴之咏,不论识与不识都为之感叹。于是犬冢戍孝又回到庵室坐下,招局平前来,复对庵主道:“我有公务在身,离得又远,日后难以前来扫墓。”他说着看了看局平说:“那局平是我外祖父井直秀的老仆之子,因与之有旧缘,故想让他今后做此庵的施主。”他说着把局平唤至身边委托他说:“你是个老实人,从今就替我照看井氏之墓吧。”他说着从怀里掏出十两黄金,先给庵主五两,下余的五两给了局平,他说:“那五两和这五两,都作为井氏的香奠费,你们僧俗二人平分,聊表戍孝的寸心。”庵主听了高兴得满面含笑,而局平却惊呆了,搔头搓手地推辞说:“这真是想不到的事情。日前已受过您的恩赏,看看这里的坟,时常除除草,忌日献点儿花,算得了什么。赏这些黄金实不敢收。”庵主也推辞说:“方才我已说过,井氏是小庵开基的施主,历代都不断布施小庵,前代庵主,因怜其无后,便为其修了墓,在忌日怎能不烧香献花呢?这份布施就免了吧。”戍孝又将布施的黄金推回去说:“虽然你说的很对,但托人祭祀外祖不表示点儿心意,也对不起死去的人。就请且收下吧。”他把金子给了他们便告辞,提着桐一文字的太刀走了出来。庵主和老尼满面春风地说:“这太令人感激了。使我们又有了水,又给了这么多黄金,真是功德无量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们念着佛,将犬冢送出去。局平也只好把金子收下,跑下去跪在门旁等待着。

这时犬阪、犬江、犬山、犬村、犬田、犬饲等众犬士,同丶大和照文已在门外等着。他们见戍孝走出来,便立即带领随从和民夫又待急忙赶路。当下局平将犬冢拦住说:“小可的茅屋距此不远,方才抽空儿跑回去,把您赏赐了这么多金子和在垂尾之事都告诉了老婆。她也喜出望外,早已煎好茶在等待着。请到寒舍坐坐吧。”戍孝听了说:“不行,同行之人甚多,怎能让他们等着,我却到别处去呢?对不起,就此分手了。”他说着先吩咐随从把那桐一文字太刀装在行李内,然后向局平告别,与众人一同赶路。局平还是跟在后面不肯离去,戍孝和众犬士都回头对他说,让他回去,他又跟了一二里地后,才告别回家。局平和石匠野见六之事,以下便不再叙。且说犬冢戍孝后来将那口桐一文字太刀找人磨了磨,它本是口名刀,虽然多年埋在土中,但一点也未被土蚀,还是与原来一般锐利,便将那有桐一文字的帽钉和护手装好,将其装饰一新,它与那桐一文字的短刀成了长短一对的名刀,所以便传给后代子孙。也许因为戍孝的忠孝之故,那村雨太刀曾长期是其身边之物,为实现亡父的遗训,他毫不吝啬地将村雨刀奉还给成氏主君。但没有多久又得了这祖传的名刀。这乃上天的巧妙安排,善有善报之结果。物之盈亏无不与善恶邪正有关。世人多不明此理,只想得不义之利贪而无厌,即使本身无大损,至其子孙也不能无祸,落得个一概皆无。寡欲不仅对本身有利,同时也是子孙万代的至宝,不可不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