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殊死之斗(第11/25页)

李景隆的先锋平安果然是员大将,他在苏家桥燕军驻地之南设伏,突袭燕王的部队。平安勇如当年赵子龙,挺起长矛冲杀无人敢挡,加上勇猛的瞿能父子也参与合击前次围燕京城时,瞿能本有机会攻破金旧城彰义门,却被李景隆怕他抢了头功而下令调开,丧失了唯一的一次破城机会,此次配合平安的伏击,施出全力猛攻,燕军一出动便遭重击,只好暂时退却。

然而就在燕军撤退的路上,老将郭英的部队点燃了几千斤的火器,不论是“一窝蜂”还是“踹马丹”,都炸得燕军损失惨重,朱棣亲自殿后,逃回苏家桥大营。

次日再战,燕军仍占不了上风,但朱棣终于等到机会了。他跃马在小丘顶上遥望李景隆的中军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声势虽大,朱棣却瞧着大喜,他深知李景隆的毛病,只要寻一个隙打垮他一翼,朝他的指挥中心狠狠攻打,中军极易溃败,因为李景隆撑不住压力便会拔身就逃。

但眼下那平安和瞿能的攻势委实太猛,漫天的箭雨,射杀燕军无数。朱棣也是一个喜欢冲锋陷阵的人,且他临场指挥的能力强过李景隆太多,他一面率部故弄玄虚、欺敌拖延,一面缓缓移向后援部队的方向。这一番折腾,他被迫换了三次坐骑,两匹座下骏马一死一伤,情况之危可见一斑。终于撑到了后援到来,朱棣的援军就是朱高煦的部队。李景隆见敌方援军到了,便疑心后有埋伏,居然就下令暂时收兵。

朱棣立即抓住机会,派一支快速部队绕到李景隆中军后方放火,朱高煦的生力军加入战斗,一时声势大振。瞿能父子力战身死,李景隆见状大惧,急忙撤退。燕军在朱棣身先士卒率领下乘胜追击,于是南军兵败如山倒,死伤之外,单算投降之众便逾十万,大战结束得比朱棣想像的还要快得多。

朱棣收拾了战场上的零星余斗,便问投降的诸将士:“李景隆去了那里?”降将们齐声道:“李帅必然已经回德州去了。”朱棣对朱高煦大笑道:“俺就知道他最会逃跑,谁叫他是属兔的?”燕军众将跟着大笑,朱高煦低声道:“孩儿好像记得他属鸡的。”朱棣笑道:“鸡也会逃,可跑得没兔子快。”朱高煦道:“李景隆跑得快,害死了瞿能父子。”朱棣叹道:“可惜了,这对父子若能为俺所用,都是一等一的大将军。”他话锋一转,问道:“郭英那老贼呢?”张玉应道:“俺见到他扯了一万多名败兵往西撤了。”朱棣恨道:“这老贼拿火器炸得我军好不惨烈。”

朱高煦道:“李景隆逃向德州,咱们也兵疲马乏,又有十万降军要处理,父王意下如何?”朱棣略一沉吟,挥鞭向南指,大声喝道:“众将官,咱们直下德州!”

李景隆逃到德州,燕军一到城外,盛庸便悄悄率军掩到燕军之后,只待李景隆出城应战,他便要发动攻击,猛打燕军的屁股。但李景隆居然开了南城门,又逃向济南去了。盛庸派出的探子带回这个消息时,他完全傻了眼,不敢置信,厉声盘问探消息的军士,那探子道:“今日燕军前锋张信已进了德州城,怎会有假?”盛庸叹道:“张信?就是那削藩以来第一个倒戈的降将?”

盛庸沉吟苦思了一会,上马亲自到燕军后方探视一番,终于发现燕军为匆匆追赶李景隆,部队不及盘整,前面是精锐的先锋部,掉尾的竟然许多是原属李景隆的降军,拖拉了十数里,前军已进了德州城的北门,后军还遥遥在城外的小丘陵之间拖迤而行。盛庸胆大心细,突然率部从后方横切而出,命将士挥扬大旗,齐声大喊:“朝廷的部队快归队,朝廷的部队快归队!”

一时之间,满野上千“盛”字军旗呼啸而过,燕军尾巴上的降军大批人便转身加入盛庸部队。燕军军官在人数上是少数,身边周围都是想要归队的降兵,也不敢强加阻止,反而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跃马弃了这批“降兵”,疾奔德州去归他们自己的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