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945—1990年社会革命(第10/19页)

在此之前,世人之所以会产生劳动阶级正日趋解体的错误印象,主要是因为工人阶级内部,以及生产过程当中发生的种种转变,而非由于工人实际人数的大量减少。如今19世纪及20世纪初叶的旧工业已经渐走下坡,当时这些工业是整个工业活动的代表,给人印象之深刻,更使其衰落的现象愈发引人注目。以煤矿工人为例,一度号称以数十万计,在英国更以百万计,如今却比大学生的人数更为稀少。美国钢铁工人的人数,甚至少于麦当劳快餐连锁店的员工人数。而一些传统工业即使未曾消失,也由旧工业重镇移往新兴的工业国家,例如纺织、成衣、制鞋等工业均出现大量外迁的现象。联邦德国境内,纺织及制衣业的工人人数,在1960—1984年之间跌落一半以上。到了80年代初期,德国制衣业每雇100名德国工人,便在海外雇有34名,但是在不过14年前的1966年,每100名中却还不到3名。至于钢铁和造船工业,根本上便从早期工业国的土地上消失,纷纷转移地盘,改在巴西、韩国、西班牙、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旧有的工业带,如今变成了“生锈带”(rust belts)——这个名词首先发明于1970年的美国——而原本与旧工业如同一体的老工业国家,例如英国,多数却走了工业解体的道路,工厂旧地,不是变成现身说法的活博物馆,就是垂垂欲死,记录着一个已经消失的过去,商场上的新兴冒险家借此招徕游客,生意还颇为兴隆。在南威尔士一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原有13万人以采煤为生,当最后一处煤矿在此地消失,硕果仅存的老煤矿工人开始充当导游,带着游客下矿井一窥他们当年工作的黑暗深渊。

于是新兴工兴取代了旧有工业,两者的面貌完全不同;不但出现的地点经常有异,在结构上也往往大异其趣。80年代的流行术语,例如“后福特时代”[6] ,便透露了其中玄机。由生产线连接的大量生产的自动工厂,整个城市或地区投入某一单一工业(例如底特律和都灵的汽车工业),工人阶级住家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形成一股紧密连接的力量——以上种种似乎均是古典工业的特征。虽然不尽正确,其中的真正意义却并不仅限于象征的意义。进入20世纪,凡是旧工业结构复苏活跃的地方,例如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经济,在有意追求“福特式作业”时,其与两次大战之间,甚或1914年前的西方工业世界相同之处往往极为明显——类似之处,还包括以汽车(例如巴西圣保罗)或造船[例如波兰格但斯克(Gdansk)]工人为主干的工人组织,在工业都市中心的兴起壮大——正如当年美国的汽车业联合工会(United Auto Workers)和钢铁业工会(Steel Workers’unions)的兴起,是由1937年的大罢工而发轫。于是旧工业进入90年代继续存活下来,只是如今均已进入自动化,并有其他一些改变。相反的,新型工业与旧工业却完全不同。在标准的“后福特”工业地带,如中北意大利一带的威尼托(Veneto)、艾米利亚—罗马涅、托斯卡纳等地,均不见旧工业特有的大型工业城市特征,如独霸一方的厂家或巨大工厂的踪影。这些新工业地区,往往是由散布乡内及镇上的工厂组成,其网络从郊外的作坊到外表极不起眼(却属高科技)的工厂到处都是。某家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即曾问过博洛尼亚(Bologna)市长,可否愿意考虑让该公司一大工厂进驻该市。对此建议,市长很有礼貌,却断然地敬谢不敏。[7] 他表示,他的博洛尼亚,繁荣进步——刚巧也属共产党的治下——很知道如何照顾自己以农业性工业为主的社会及经济:还是让都灵、米兰这些大城,去担心它们这类工业大城必有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