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人最后的私密,生猛有料(第7/17页)

宋朝著名的大词人苏轼也是备受人们尊崇的,他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力十分巨大。苏轼在杭州时就有女子因为仰慕他而不顾公婆丈夫的反对,来到他和朋友喝酒的彩船上,为他弹筝一曲。当苏轼离开海南时,岸边成千上万的仰慕者来为他送行。可以说人们不但喜欢他的词,他的为人,甚至连他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都加以模仿,这就是现在我们都喜欢吃的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等流传至今的原因。苏轼在有着悠久制壶传统的江苏宜兴小住的时候,便出现了风靡全国的“东坡壶”;不止普通百姓崇拜苏轼,连士大夫们也争相模仿苏轼戴高筒短檐帽,并将这种帽子称为“子瞻帽”。

以上这些追星的例子都比不上白居易,他既有疯狂的粉丝群,自己也是一名追星者。当时在荆州有一个叫作葛清的人,他狂热地迷恋白居易的诗,为了表达对偶像的崇拜,他在全身都文上了白居易的诗,一共有30余处,还为这些诗配上图画,如此疯狂的追星实属罕见。

白居易本身也是一个地道的追星者,他所崇拜的对象正是以情诗著称的李商隐。白居易晚年回家休养时,看到了李商隐的诗,非常喜欢,于是就常常对人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通过这句话可以听出白居易对李商隐有多么的推崇。

白居易谢世几年后,李商隐生了个儿子,想起白居易的话,就给儿子起名字叫“白老”,算是对前辈遗愿的尊重。不料白老长大后木讷蠢钝,不怎么灵光,看来不像是白居易转世,倒像是郭靖的前身。著名的花花公子温庭筠就拿白老开涮:“你小子要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是丢老白的脸吗?”

李商隐成牛李党争牺牲品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消泯于清末。唐朝可以说是科举制度真正发展起来的时期,它对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总结,进而开创了比较详明严密的考试取士制度,确立了一定的客观标准,也就是选贤任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让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有了打破严格的封建等级界线、进入仕途的机会。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有利必有弊。庶族们的平步青云让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感到强烈的心理失衡。于是,正当文人才子们都在寒窗苦读,为挤过这道狭窄的入仕门而争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的时候,一场政治斗争在文人间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就是“牛李党争”的时代背景。在当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牛僧孺、李宗闵对此毫不知情,一门心思想着如何中举,却在不知不觉中踏入了党争的泥淖。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长安举行科举考试,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得到考官的赏识,但因为二人在考卷中抨击了宰相李吉甫,于是李吉甫从中作梗,对二人久不续用。谁知此事却致使朝野哗然,争为牛僧孺等人鸣冤叫屈,谴责李吉甫嫉贤妒能。唐宪宗迫于压力,只得将李吉甫贬为淮南节度使,另任命宰相。至此,朝臣分成两派,互相对立。但真正的“牛李党争”,是在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上台之后开始的。

唐穆宗在位期间,牛僧孺曾一度为相,一次科举考试由牛党人物钱徽主持,其中牵涉李宗闵等人。时任翰林学士的李德裕指斥李宗闵等人主持科考舞弊。结果李宗闵等人被贬官,斗争逐渐趋于复杂化。就这样,朝廷中形成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派,相互倾轧40余年。牛李两党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主要表现在:李党力主摧抑藩镇割据势力,恢复中央集权;牛党反对用兵藩镇,主张姑息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