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史例述评(一)(第5/8页)

奥斯特利茨之战,俄奥同盟的一支小分队的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美国南北战争昌斯劳斯维尔战役中,斯通华尔·杰克逊所指挥的南部联邦特遣部队也曾进行过类似的运动。于前者,拿破仑紧密监视着其动向,待到时机成熟,就集中力量攻击敌人两翼之间的交通线,彻底击败对方。于后者,杰克逊的冒险运动虽然惊险万分,他却成功了。因为联军总司令没有识破杰克逊的意图,杰克逊的部队已经分成两部,如果集中兵力就可将其分割,但联军总司令只顾右翼和后方的威胁。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如果特遣部队从北方开始运动,那么它与主力部队之间便形成了一条交通线。离主力部队越远,交通线越长,即使拥有充足的补给,在交通线暴露的情况下,增援就成了难事,唯有勉力自保。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进入南方那个支援范围以内为止。在特遣部队运动期间,全军就被一分为三,运动的特遣部队是没有任何堡垒可以依托的,没有足够的兵力优势,也不可能像敌人一样可以依托河流天险(或者是在桥上设防)。

这时居于中央位置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从一处向另一处运动就没有暴露的隐忧。虽然敌人也有可能发起攻击,但是这种运动并不会加剧暴露。可以把一条已经被占据的线当成一处并不薄弱的位置,因为是固定的,只能循其道路运动,这样就不会出现紧急情况,还可以配置兵力互相支援。这就是中央位置的防御优势,各部队之间的交通线是安全的,没有缺口,就不会有薄弱环节,而又可以凭借内线发动攻势。中央位置距南北两方的任何一方的距离都要短于两方之间的距离,可趁两方联合之前全力攻击任意一方。我在上文中已经分析过了,如果打算重新分配兵力改善态势,身处中央位置还可对一分为三的敌军的一部分在其他两部援兵到来之前发起攻击。

这很好地证明了拿破仑的那句名言:“战争就是处置位置。”上面的讨论就是围绕着位置进行的,例如,北方、南方、中央的半永久性的、常规的位置,特遣部队沿交通线运动在交通线上所占据的连续位置。大量的实例已经证明了位置的重要性,但是位置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想要充分了解位置的重要性,就必须研究海军和陆军的历史,并且牢记拿破仑的名言,领悟中央位置、内线、交通线的定义。

我再以1877年俄国与土耳其交战时土耳其所占领的普列文[12]为例。为了抗击俄国人向君士坦丁堡进军,土耳其在这个位置上坚守了5个月,为何如此?因为如果俄国人继续前进,普列文就会接近他们的交通线,而且成为他们前进部队和后方部队或是多瑙河后面地区中央位置。如果敌军继续深入,普列文的守军就会朝着位于锡斯托瓦横跨多瑙河的唯一桥梁进发,抢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将桥梁破坏。也就是说,普列文是拥有通往重要据点的内线,它牵制了俄国部队的运动。在日俄战争中,旅顺口的舰队同样威胁着日本的交通线,从而影响战争全局。对日本而言,旅顺口处于中央位置。我广泛地引用实例说明不同环境里中央位置的作用,是因为研究这些条件,能够加强对中央位置重要性的认识。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到日耳曼境内和西班牙海岸的奥地利部队之间的交通线上来。如果西班牙想要经意大利向莱茵河或多瑙河运送援军,只要奥地利还控制着北意大利而海路还在西班牙掌握之中,便能达到目的。这等于控制一条畅通的安全线。如果不能控制海洋,或者土伦的法国海军与西班牙海军实力相当,就有失败的危险。如果法国海军有局部优势,那么西班牙将面临巨大危险,甚至可能是一场灾难。因为这样,法国海军或者土伦就会成为西班牙交通线翼侧的巨大威胁。土伦相当于普列文和旅顺口。这两个位置很重要,但是其价值不是单纯地在于位置本身,而是在于对它的使用,恰如人的智力和财富的价值在于如何运用它一样。如果西班牙海军在这一区域对法国海军占有绝对优势,那么土伦的重要性也就荡然无存了。它虽然还是一处重要的位置,而未加利用就好比是一笔闲置的财产。对于普列文,道理也是如此,如果守备部队兵力严重不足,连野战都无法进行,那么普列文或被占领,或被特遣部队监视,俄国主力部队则可无后顾之忧地大胆向前推进。旅顺口的情况相同,俄国海军彻底丧失作用,日本陆军和海军监视着旅顺口,主力则继续向中国东北推进。而且中央位置的重要作用,使得敌人分出部队来围困它,从而削弱了主力部队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