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佛兰德斯的田野(第5/9页)

雨继续下,夜晚越来越冷,士兵躺在地面睡觉,因为只要挖洞水就冒出来,战斗仍然进行着。战场是平原,但点缀着村庄,一片一片的树林像贴在大地上的补丁,河流、运河、灌木篱墙向四面八方延展而去。这样的战场比较适合防守,而不是攻击,骑兵难有用武之地(无论在何种战场,机关枪都让骑兵失去胜利的希望)。英军在人数上总是处于劣势,人数有时少得难以取胜,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坚守阵地,重新夺回失去的阵地。英军有一种在布尔战争中总结出的骑兵战术帮了大忙,这种战术让骑兵跳下战马,像步兵一样战斗。不过,最终拯救英国人的是步枪手的准确性和速度,类似于英国人在蒙斯和勒卡托时的情况。被英国步枪手撂倒的人实在太多,德国人都以为他们面对的是机关枪,而不是步枪。

大战在1914年后半期出现了几次残酷的血腥屠杀,伊普尔是其中最令人痛苦的绞肉机,英国人破坏力极强的好枪法是原因之一,而德国人把没有经验的后备人员丢进战场是另一个原因。数千刚从学校招聘来的年轻学生,有的才只有16岁,在同样没有战场经验的后备役军士和军官的带领下,形成大规模编队,走进英国远征军的射程。那是人肉构造出的墙——根据英国士兵回忆,他们手挽着手,高唱着歌前进,戴着兄弟会的帽子,拿着鲜花——瞎子的子弹也许都射不偏。他们被成片地扫倒。他们曾经成功地击退敌人,但是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毫无目的地闲逛,直到敌人发动反击。在伊普尔北面不远,有一个巨型的集体墓穴,数千战死的年轻人被埋葬在这里。墓穴前竖立着一尊雕塑,雕塑中一对父母悲痛地跪着。这尊雕塑作者的孩子,就被掩埋在这座集体墓穴中。

佛兰德斯给交战双方带来的灾难,一个接着一个,一次恐怖跟着一次恐怖。一天傍晚,经过一整天的炮火攻击和步兵交火,一支德军后备役部队以极大的代价将英国人赶出了一个叫博凯(Bixshoote)的村庄。后来,上级传下命令让他们退出阵地休息。由于没有经验,在援兵到来前,他们集合完毕后便撤出了阵地。看到这种情况,英国人迅速赶到,再次抢下阵地。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德军不断企图夺回被放弃的阵地,但都被英国人击退,伤亡情况比第一次夺下阵地时要惨重得多。

英军的伤亡情况也非常令人震惊。当苏格兰第二高地轻步兵营被迫退出战场时,来法国参战的1000多名士兵只剩下30人。英国远征军正走向灭绝。英军战线上的某些地段的英国人非常少,观察到这个现象的德国人竟然聪明反被聪明误。德国人推断,如此明显的弱点很显然是英军的诱骗伎俩,因为在这些弱点背后一定有英国或法国的后备部队。所以,德军没有发动对那些英军薄弱环节的攻击。实际上,英军此时已经没有后备部队了。

10月30日,德国人和英国人又不知为了什么再次同时发动攻击,双方激烈格斗,伤亡十分严重,双方都感到难以支撑下去。第二天,德国人继续攻击。这一次故事发生在一个叫赫吕费尔德(Gheluvelt)的村庄,德军一个后备役部队突破英军的防御线。此时,在他们和伊普尔之间已经没有其他军队了,但是,在遭受巨大损失之后的突然胜利,让他们不敢相信其真实性。就在他们等待上级命令的时候,一名英军陆军准将发现附近仅有7名军官和伍斯特第二团残余的357名士兵,他命令这群人重新拿回赫吕费尔德。为了抵达赫吕费尔德,这群人需要跑过1000码(约915米)的开阔地带,有100人在这个开阔地带被杀死。当幸存者接近村边时,他们跑入一个小树林,整理好刺刀,发动攻击。深陷困惑和恐惧中的1200名德国兵,看到这一小群衣衫褴褛的英国兵后,把他们误认为是一个大部队的前锋,于是四散逃命去了。这些伍斯特人,堵住了一个通向伊普尔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