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佛兰德斯的田野(第6/9页)

那天晚上,法金汉决定停止进攻。其实,他不知道英国远征军正处于崩溃的临界点——英军已经无后备兵力可调遣、弹药几乎消耗殆尽、忍耐力已经到达极限。尽管他仍然认为有突破的可能,但希望组织起更多接受过训练、有经验的部队,然后再继续发动进攻。

11月初,佛兰德斯和波兰的局势表面较安静,但实际上战争每天都在扩大,并改变着形态。第一支加拿大部队此时抵达英格兰,准备跨越英吉利海峡与英国远征军联合。一个印度军团来到佛兰德斯,其中包括勇猛的廓尔喀族人组成的作战部队。法国在非洲殖民地的黑人部队也抵达前线。在东线,兴登堡被任命为对俄作战的总司令,鲁登道夫继续做他的参谋长,霍夫曼也跟随着他俩。当奥斯曼帝国将加入同盟国阵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柏林和维也纳就好像得到天上掉下的馅饼。

11月刚过了1周,东线和西线又开始升温。大公爵尼古拉尼命令两个集团军越过波兰向西里西亚进发,其他几个集团军则向西南进发,目标是喀尔巴阡山脉(Carpathians)。法金汉已经做好再次占领伊普尔的准备。德皇仍旧在德军总部,德皇露面最让法金汉头痛,这点法金汉与毛奇的感觉一致。德皇威廉不停地询问胜利的消息,他这么心切的动机就是想穿上最华丽的制服,到被占领的城市里阅兵。他失望的时候,就像是一个急躁的青少年,什么忙都帮不上。

在佛兰德斯战役暂时平息的期间,鲁登道夫赶紧拜访了法金汉。像往常那样,在霍夫曼的帮助下,鲁登道夫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等待实施。也像往常那样,他的这个计划不仅要阻止俄军进入波兰,而且要围歼俄军。他建议引诱俄军大胆冒进,超过其铁路供应线的终点,俄军最终会因短缺给养而失去前进的动力。然后,德军从北面袭击,攻击其两侧和背后,切断其与华沙的联系。但是,这个计划需要更多的军队。鲁登道夫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增援兵力。法金汉拒绝了;他已经集结完毕足够的兵力发动对佛兰德斯的新一轮攻击,德皇正像猎狗一样追着他。鲁登道夫带着狂怒离开。从此,另一场战争在德军参谋们之中展开,法金汉是一边,兴登堡、鲁登道夫领导的团队是另一边,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东线与西线,哪个才是德国最佳的希望所在。

虽然兴登堡、鲁登道夫、霍夫曼共同提出的计划由于兵力需求过高而被否决,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将第九集团军用火车运回东普鲁士,这支军队在华沙几乎被俄国人消灭。然后,再将第九集团军和第八集团军合并,形成一支超大军队,布阵于70英里(约113公里)长的战线上。这支军队等待着跨过波兰后从西面而来的俄国人。就像计划安排的那样,俄军由于其自身的规模巨大和给养困难,遇到难以前进的问题,德军这时才把由两个集团军合并成的大铁锤砸向俄国人。在敌我交战处,德军实际上能获得局部兵力优势,俄国人将被制伏。经过四天的艰苦战斗,俄军开始撤退。德军追击,不断打击退却中的俄国人。

法金汉再次攻击佛兰德斯,这次他使用更有经验的部队,战线也压缩变窄了。不过,他取得的并不是胜利,而是在伊普尔周围山脊上展开的一系列难言胜败的战斗。战斗中,德军的炮火不断轰击山脊上被用来当作观察哨所的古老建筑,古老的镇子逐渐被摧毁了。士兵们在村庄与森林之间穿梭,在运河与沼泽之间来往,麻木于炮火之中,双方发射的榴霰弹和高性能炸弹像下雨一样倾泻向每一个可能是目标的地点,他们带着刺刀冲锋,不断地被击退,然后接着再反攻。德军总参谋部写的一份战报描绘了战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