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第6/8页)

“在复制的同时进行删除。直接把人脑的信息一点一点搬运到宏观生物计算机中,这就不存在两个你的问题了……”我没有说下去,因为我又发现了自己的谬误。没等我重新开口,老毕就得意地笑起来。

“这样做的确不存在两个‘我’了。这样做甚至连一个‘我’都没有。”

“连续性。”狄儿轻轻说。我点点头。

“是的,连续性。你的两种思路本质上都是一种电子计算机式的‘剪切’,这是最根本的错误。”老毕顿了顿,继续说:“‘人’的存在的确是经验,但必须是连续的经验,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层面上都必须连续。你不能把一个人先拆开挪到另一个地方再拼起来,并指望他还活着。经验的集合必须连续,经验的运动也必须连续。人确实是一堆经验,但这是一堆粘连着、运动着的经验。人是不能剪切的,在你剪切的时候,已经无数次地杀死了他。”

“忒修斯之船?”老易插了一句话。

“……有一点点类似吧,不过拜托你不要再进行这样的类比。”

“看起来的确如此。我认输,但我想不到其他办法了。”我说。

“其实你还有一个错误。宏观生物计算机一旦设计完成,它本身也就有了自我意识,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你的‘复制’事实上是在融合两个人。我们在转移之前,并没有事先建造好一个宏观生物计算机。我们用大量微型生物计算机在人脑和植物之间构造了一个‘生物信息桥’,类似中枢神经,把二者联系起来,再通过电脑控制微型生物计算机,把信息的终端、植物的细胞结构,依据人脑信息的特性等环境反馈,进行改造,可以说改造的过程既延伸着河道,也涌动着河水。这时你会感受到一种奇妙的感觉,好像大脑和身体都发生了扩充,你的意识仿佛一条决堤的河流,从大脑‘流’向了不断建造着的宏观生物计算机中,最终两个部分连成了一体。从开始连接到完成并适应,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整天。”

“在这个过程里始终都只有你一个人。”

“没错。信息以生物自己天然的方式,缓慢而不可阻挡地,维持着粘连和运动。”

“但转移还没有结束。”

“对,我们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转移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更加困难。河流是一个很好的比喻,水往低处流是容易的,只需要打开一个缺口就足够了,这是第一个阶段之所以比较容易的原因。但在第二个阶段,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两盆水位相同的水自动向其中一盆内运动。假如信息的运动也像人在地球的引力场中、电子在磁场、电场中那样,那么可以说现在两个区域的信息势相同了,信息势差为零。”

“‘像两个相邻的湖泊’……好吧。不过据我所知,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信息场’,它的势差不应当是由信息量差异决定的,因为即使是在人脑内,不同区域的信息量和类型也都不同。”狄儿这样说道。

“正是如此,我当时真应该问问你的,”老毕打趣道,“确实,也许如果当时你们也在,我后来就不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

“你犯了什么错误?和人脑的分区有关吗?”

“不,不是。我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确实花了些时间,是在艾力斯考我的时候。如果是你就会更快一些回答出来。至于那个错误,待会儿再说吧,我们还是继续谈转移。人脑的分区不是一直丝毫不变的,它总是在微调,不同类型的信息则会得到不同区域的处理。简单地讲,我们在一开始就用程序模拟并重新定义了分区,微型生物计算机所连接的区域,被我们重定义为与经验有关的区域,包含语言、记忆等等,当第一阶段结束后,我们再把人脑原先与这些信息有关的区域,重定义为感觉区域、运动区域等等。这样与经验有关的信息就会自动涌向桥的另一端——它们所属的区域。最后让生物信息桥脱落,转移就圆满完成了。全程大概需要两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