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旧约》及其他(第13/14页)

如同昙花一现,传教士的到来给父子俩带来了某种希望。这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的家乡是浮在水上的虚幻的城市,他活在对幸福的追求之中。那样一种能够时时感到幸福的生活,不正是将军的父辈梦寐以求的吗?然而已经晚了,将军的父亲被黏在家乡那黑沉沉的土地上,他已经不能起飞,飞向真正的灵魂的故乡了。这种宗教的生存模式对于将军本人来说也不合适,不过他由此隐约地看到了一条让精神存活的通道。于是以宗教的感悟作为媒介,将军终于找到了自身的希望所在——进入艺术生存的境界。而那位父亲,却只会用世俗的钱物来表达自己对于宗教的敬意。将军为什么觉得自己不适合于当教徒呢?大约是因为性格中的两极对峙过于险恶、充满暴力,而他又对于世俗生活过于热爱的缘故吧。这样的人不适合当教徒,只适合过艺术家的生活。

一个人,如果要在内心做一个彻底的艺术家,那意味着什么呢?作者的概括是两个字——“革命”。这的确是一桩伟大的革命事业。加入这种事业的人,从此便将性情中伤害他人的矛头转向了内部,宁愿不断地在硝烟滚滚的内心战斗中消耗自己,也不愿再去伤害任何人一个指头,并且个人还能以自身为榜样促使整个人类觉醒。一个有着很深的世俗情结(文中称之为“脆弱”)的人要从事这样一种事业,他所面临的只能是自我牺牲。首先,他要斩断他对世俗的依恋,成为一个游魂,以便让精神起飞;同时,为了让自己获得某种实在感,他又必须回到世俗中去重新体验(“他说他在战争的后期经常会有一种极度疲劳的感觉。那时候,他会非常想念他的父亲”)。而重新体验到的世俗已不是从前那个温情的世俗,他在里头找到的只有绝望。这便是艺术家真实的内心生活的写照。他必须牺牲一切,那个张着大口的黑色深渊要吞噬一切。当然在过着这种阴暗生活的同时,他也会感受到幸福,这幸福不会比那位传教士所感到的幸福弱。

将军终于打定主意从事“革命”了,他在首次的内心战争中战胜了自身的最致命的脆弱——对父亲的爱。是的,他搬开了父亲这个前进路上的障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精神永生的事业中。这时候,父亲已不再是单纯的父亲,他成了将军永远的心病,他象征了将军对于整个尘世生活的爱和迷恋。只要将军还是一个活人,他就不可能去掉这块心病。于是内在矛盾的相持显得更加可怕了,“革命”迫在眉睫。将军在精神的事业上越是成功,他内心某种东西的毁灭就越是临近。在最大的战役结束,将军获得胜利之后,内心的清算开始了。

在“回家”这一场恐怖的经历中,将军看到了什么呢?首先,他看到的是自己对最亲爱的人犯下的罪孽,这是他不放弃“革命”的惨重代价。就像将军是世俗中的父亲惟一的精神寄托,失去这个寄托,他就陷入了彻底空虚的陷阱——死亡一样,父亲也是后来生活在纯精神境界里的将军的惟一的世俗寄托,失去这个寄托,将军也要陷入彻底的虚无。可以说,父亲的追求和将军的追求是两种相对绝望中的运动,最后的目的地都是终极的虚无,或者说终极之美。也可以说,父亲是艺术家灵魂的表面层次,将军则是比较本质的层次,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互动的。父亲用生命完成了他那扭曲、“失败”、绝望的追求,将军则将带着血淋淋的灵魂继续上路。同样可以说,父亲就是将军内心的世俗部分,是将军每次伟大的精神战役之后就要返回的“家”。而这个部分,又是将军极度厌恶、鄙视,总想将它尽量缩小的部分。他透过父亲那阴暗、残忍、窒息的生活看见了自己的内心,他要彻底批判这种不人道的生活——虽然他自己同时又在继续着无可奈何的不人道。但将军是有救的,因为他从未停止“向善”的努力。不论他的罪孽有多深,只要他还在主动(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革命”,他的精神就处在永生之中。暂时地,他失去了世俗中的一切。但他还会遇到世俗中的爱,还会重新建立同世俗的关系,因为“世俗”是“革命”的根基,不爱尘世生活的人不会想到要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