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6/12页)

四爷爷和四奶奶闻听,也心疼不已,好言相劝爷爷奶奶和大娘。

爷爷流亡回来,身家未安,片瓦未留,寄人篱下,委曲求全,误播四时,勉强春耕,惊魂未定。大爷此时偏偏死去,平地炸雷,雪上加霜。屋漏偏遭连夜雨,祸不单行接踵至。真道是:“江湖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个春天,一春的黑暗,一春的忧伤,一春的痛苦,一春的悲哀,即便化作春天都是泪,亦留不尽,诸多悲,许多愁。

夜里,奶奶还在悲泣。已经两顿没吃饭了,生活已经把奶奶折磨得疲惫不堪,大爷的死使奶奶更加憔悴,那孱弱的双肩,颠动的小脚,已载不起这许多愁,许多悲。

“孩子,以后日子怎么过啊?”她搂着大娘低声叹气。

“娘,你吃点睡吧。人死不能复活,兵荒马乱,谁能料到啊?”大娘虽这样安慰着奶奶,一直禁不住悲伤痛苦。大爷一死,把她以前的一切梦想、幻想都打破了,多少长夜黎明,她憔悴盼望着大爷,不管怎么着,总还有个盼头啊,这下成了寡母孤儿怎么过啊?

“孤灯挑尽未成眠,耿耿星河欲曙天。”大娘一坐又是天亮,以前也这样坐,但已是前后两种心情。以前是西风凋碧树高楼望断天涯路寂寞渴盼,二分眉黛几分愁倚窗临槛总成痴,欲向素娥寄所思;现在是旧人驾鹤西去不复返空留悲愁于孤身,心中渴盼成梦幻伤心无穷接连山。大娘真不知道以后怎么活。

春天来得快走得也快。姐姐换了单衣能在大人的搀扶下学着挪步走路了,生活的艰难流离没有阻挡住一个生命的顽强拼搏,姐姐虽然经常跟着大人挨饿,但还是胖乎乎的小脸,鼓嘟嘟的小嘴唇,略带黑色的嫩嫩白白的皮肤,咿咿呀呀的,和大人一起与磨难抗争着。

一向柔弱老实唯唯诺诺的爷爷经过历次磨难反而表现出了他的果断和坚定的一面。

“渠她娘,我昨天去你娘家和你大大(爸爸)商量了,让他再物色一户人家,你另嫁人吧!我们李家也亏负你了。”爷爷说。

大娘不作声。大娘也明白,不再嫁人是不行的,自从庄里人知道大爷死后,奶奶和大娘住的屋后半夜经常出现一些光棍的狐鸣狗叫,气得四爷爷光着膀子出来跺着脚大骂,那骂声里不免渗出对爷爷一家在这里给他带来的烦忧和苦恼。

阴历六月十三日,正是当地传说的刘山爷爷的生日,很多迷信的老人带着香火进山上香乞求平安。奶奶破例今年没去,因为今天大娘的娘家人要来接大娘回去了。太阳朗朗的,雄蝉起劲地叫着,向雌蝉施展着自己的求偶能力。梧桐叶子在阳光烤射下连同树下的黑狗都恹恹地无精打采,像冲锋几次没有成功的士兵再也没有劲头发起下一轮冲锋了。大爷的丈母爷、丈母娘都来了,特意借了一个驴车。

“孩子,来了两年,也没享到福,净跟着受了些苦。对不住了!”爷爷说。“回去找个好人家,别再受这些苦了。我舍不得你们娘俩走啊!这一走,我想孩子怎么办?”奶奶挽起袖子擦着眼泪。

“大哥,大嫂,让彩虹抱着孩子常回来看你们。”大爷丈母爷说。

“爷,娘,我走了。”大娘幽幽凄凄地说。

“让我再亲亲我的孙女。”奶奶把姐姐抱过来,真不想再撒手。

五里一徘徊,十里长相送。毛驴“”缓慢地走着,爷爷、奶奶、父亲一直送到村东头外出村三里路,仍依依不舍。

“大哥,大嫂,回去吧!”大娘“大大”说着,用杨树枝子抽了一下毛驴,毛驴加快了速度。

爷爷、奶奶、父亲目送大娘和姐姐,一直到慢慢走远,消失在茫茫原野中。“呜呜……人家走了是不会回来啦!我的苦命的孙女啊!”这时,奶奶强忍着的痛哭“哇”地一声吐出来,惊得路边槐树灌木上几只正欢叫的蝉“吱——”仓皇飞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