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8/10页)

“行,谢谢张主席!我和他家人商量再找你。”我说。

“行,只要他家人同意,到时我找武装部腾出个指标来就行了。”张良忠慨然相允。

很奇怪,临走前,回老家在安丘汽车站竟然碰到了儿时的伙伴王聚华。我一怔,我还是认出了是她。

她瘦瘦的,倒是苗条但不再婀娜,面色有点干枯,眼睛再也不是儿时那一汪清水顾盼眉飞。

“怎么是你?这又多少年没见了?”我还是尴尬而紧张,能够见到儿时的朋友太惊奇了。

“哎,是啊,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你都干些什么了?”她很拘谨,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似羞非羞。

“忙,这些年瞎忙。你呢?”我突然感到没的说,或许情感人生复杂的经历由于仓促打不开宣泄的闸门。

“我初中没毕业就不上学了,在我爸工作的乡镇干了几年营业员,然后跟着我爸转正在安丘水箱厂当了工人,一直到这。”她倒是很简单讲了她简单的这么多年。

“我么,从你那以后,继续上学,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也就如此。”我没法多说。

“那你多好啊!回想起在庄头村上初中的时候很美好,可惜那时教学不好把我们都耽误了。我真羡慕你,我初中毕业,你都博士了。”她说。

“一样,一样,都很辛苦,说不定还不如你幸福。我要回老家了。”我不想再多说。

临走了,我一定要看看高中同学李夏雪是什么样子,虽然她曾经给我写了绝书——“我本将心放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但我还是想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可我没想到,命运捉弄让我该着在临走前见到她,我在潍坊的菜市场碰见了她。“老爸,我想吃葡萄,你到了潍坊给我买,要那个‘黑玫瑰’,甜的。”从老家回来,修缠着说。

“你这葡萄多少钱?”我问一个低头称葡萄的妇女。“三块五。”那妇女头都没抬。

我怔住了,声音好熟悉,好熟悉的声音。声音虽然带着苍老但内质的那种甜甜的少女般的东西还是只有我能听出来,我努力在尘封的记忆中搜寻着这熟悉的声音。

“这葡萄多少钱?”我又问。其实,当我问的时候,我已经知道她是谁了,可怎么打开这尴尬的场面呢?我只能再一遍问葡萄的价格。

“三……”那妇女这次不耐烦地抬起头。她也怔住了,17年没见面了,可那么刻骨铭心的相处,即使多少年过去是不会忘记的。她还是留着一个圆圆的绿白菜式的发型,显得很是成熟和有魅力。一身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农家衣服,粘着片片葡萄叶子,估计是怕卖葡萄弄脏了衣服也不换新的,哪像是在二中复读时,她去找我穿一身蝴蝶斑清凉裙子,上身鼓鼓的胸部露着白嫩的脖颈。

她看着我,带着局促不安,身子轻轻地晃着,慌乱地用手摘着身上的葡萄残叶。

“你不是说学了医学专科吗?”好久,我才问。

“拿是拿到了,可考不上职业资格证,聘了几家单位都不要。你大学毕业时,我去找你,没想到你已经早走了,以后听说你在卫生局工作过,我想找你帮忙也找不到,再以后听说你去了高密就更遥远了。最后没办法在潍坊找了一个随便结婚,已经十多年在家当家庭主妇了。”她含羞说,“十几年没你信了,听说你干得不错,我知道当年考上大学的同学你们每年都聚一聚。”

“也就是这样,一言难尽辛酸泪。真的不咋地,也吃了些苦头。”没几句,我的心里堵得难受,真想当着她的面把自己的酸甜苦辣咸全瓢泼大雨倒出来,我揉了揉自己涩涩的眼睛,强忍着心里酸酸的东西。

“真的不咋地,就是忙忙碌碌。今年博士才毕业。12月份移民加拿大,很快就要走了。”我酸酸地重复着。我后悔,早知我今天被人家像兔子撵着四处奔跑东躲西藏和死一般闹得我一生不得安宁的坟墓婚姻,我当初只要那么简单地戳开那薄薄的一层窗纸,稍微理解一下她的那份纯真,或稍微放慢奔跑的步子让她跟上来,从此高中时的两个黏黏胶就可以挽手甜蜜地过着在歪脖子树上耷拉着腿心游万仞放飞心情的生活。早知我今天到这般地步,我和她走到一起,她即使没有工作,我能养活她,我只要到家能吃上热汤热饭,不再看到一个“老虎”那样的老态龙钟躺在床上和一屋零乱的垃圾场,只希望我吃完饭清茶一杯,在“惜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们共同探讨着古典文学和美好的高中生活,共同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而恪守彼此的一份宁静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