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第十二章 论相貌(第7/15页)

总之,整个民族都现时现刻按习惯以毫不通融的步骤被安置了,那毫不通融的程度不下于任何深思熟虑的决定。

能鼓舞我们的科学知识大多数是门面多于力量,装饰多于实效。我们抛弃了自然又想学习自然课,因为自然课引导我们既成功又稳妥。自然知识的痕迹和靠人的愚昧而留下来的少许自然的形象仍旧在这群无文化的粗人的生活里打上了烙印。科学不得不天天利用自然,使之成为科学弟子们学习坚韧、纯洁、宁静的样板。科学学子们虽然知识渊博,却还得模仿自然之拙朴,而且在初涉德操的行动中就必得模仿。我们虽智慧过人,却要在一生中最重要最必要的时期向牲畜学习最有用的功课,诸如:人必然有生有死,人必须爱惜自己的财产,必须爱护并养育自己的孩子,必须维护正义——人类疾病的奇特证据;还有,理性任我们随意操纵,而且永远千差万别花样翻新,却给我们留不下自然的任何明显痕迹;看见上述现象令人开心。人操纵理性有如化妆品制造商操纵油类[45]:他们给理性搀进如此之多的外来的论据和推理,使理性变成了千变万化可以适应每个特定个人的东西,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面貌,恒定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面貌,于是我们不得不去牲畜那里寻找证据,这样的证据是不会屈从于恩宠、收买和意见分歧的。因为,牲畜本身虽然并不一定都能准确地走自然之路(这千真万确),它们偏离自然之路却微乎其微,因此你总能瞥见这条道路的车辙。正如被人驾御的马匹,它们虽然又蹦又跳,却跳不出系马皮带的范围,而且永远跟着赶马人的脚步走;犹如展翅飞翔的鸟儿,他们永远摆脱不了链子的束缚。

“考虑考虑流放、酷刑、战争、疾病、沉船事故……[46]”“为了你在灾祸面前别当新兵[47]。”凭好奇心去预见人类全部的麻烦,这于我们有何益处?费大力气去准备对付也许根本不会触及我们的麻烦又有何益?“害怕痛苦与痛苦本身一样使受过苦的人痛苦[48]。”不光捶打能袭击人,连气流和屁也能袭击人[49]。这样的人或许像最狂躁的发烧病人?因为,你此时此刻就让人抽你的鞭子,原因是你可能命中注定某一天会吃鞭打之苦,这只能是狂躁的发烧病人之所为;还有,从圣约翰节起你便穿上皮袍,原因是你在圣诞节到来时需要穿皮袍,这也的确是狂躁的发烧病人之所为。“投身进去体验可能降临的痛苦吧,尤其是极端的痛苦:去痛苦里经受考验!去痛苦里坚定自己的信心!”他们说。恰恰相反!最便当最自然的办法是摆脱这种思想负担。痛苦来得还不够早,困难的实际存在也拖得不够久,因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将其扩展,延长,而且事先与痛苦交融起来并保持这种交融状态。仿佛痛苦折磨我们不会掌握分寸似的!“痛苦降临时会相当折磨你。”一位大师这么说,这位大师[50]并不属于什么温和学派,他属于最严厉的学派。“痛苦降临时你也应照顾自己,你喜欢什么就相信什么吧。老提前考虑并预防你的恶运,为担心将来而失去现在,只因随时间推移你会经历苦难,你便从现在开始经历苦难,如此行事于你何益?”这就是他的话。科学知识会精确告诉我们痛苦的大小,这就自然而然给了我们有效的帮助,

靠忧虑使人思想敏锐[51]。

——维吉尔

如若部分痛苦既大而又不为我们所感也不为我们所知,那也许是憾事。

可以肯定,就大多数人而言,准备死亡比忍受死亡之痛苦更折磨人。古时一位判断力极强的作者确实说过这句话:“想象比忍受使人更感痛苦[52]。”

死在即刻的感觉有时会自动鼓励我们迅速下定决心不再躲避那不能回避的事。从前,许多古罗马士兵在战斗时斗得胆怯[53],但随后却勇于忍受死亡,他们以喉咙迎向敌人的矛头邀敌人杀戮。正视即将来临的死亡需要持之以恒的,因而也是不易具备的坚定性。你不善于死就别把死放在心上,大自然会即刻教你该如何死,教得既全面又充分;大自然会为你精确作业,你大可不必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