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庞氏骗局第一位——伯纳德•麦道夫:规避风险(第7/11页)

尽管竖起了多面警告的红旗,还有几位坚持不懈的告密者,但大多数时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都选择视而不见。着实进行调查了,又只是粗略的调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之所以这么做,大部分原因都不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但麦道夫之所以能逃过严格的检查,一个简单的原因是,好运还没变质,人们很少会质疑到手的好运气。大多数挖苦麦道夫的人,就一走了之,不选择投资。他们以为,监管者已经采取,或准备采取,适当的监管和其他行动。

阿斯吉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对冲基金顾问,早前审核过并建议说,不要投资麦道夫公司的支线基金。麦道夫诈骗案曝光后不久,阿斯吉亚的首席执行官与研究总监吉姆·沃斯,与咨询服务总监杰克·沃尔图尔,向投资者发表了声明。

他们研究的不是麦道夫本人的基金,而是将钱投给麦道夫基金的支线基金。由于进行了审慎调查,他们决定,不去投资这些支线基金。

他们在声明中引证多个要素,说明为什么他们早前建议投资者,不要进行投资。这些要素一旦辨认出来,好像再明显不过。其中一些警告信号,包括如下几点:

1、斯吉亚的内部分析师逆推了支线基金所谓的交易,却发现,运用麦道夫方法,并不能得出同样的回报。其中一个原因,是标普的期权市场太小,麦道夫声称其数十亿美元基金能产生的回报,所需的交易量,无法被这个期权市场所容纳。

2、尽管支线基金规模大,聘用的又是知名审计师与管理人员,其托管机构却是麦道夫本人的基金。这种情况极不寻常,因为通常会聘请第三方作为托管机构。将投资的监护权与投资经理,隔离开来。这让阿斯吉亚进一步开展审慎的调查。对审计的复核发现了另外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麦道夫聘用一家三人会计师事务所,为他价值数十亿的基金进行审计,而这家事务所中,只有一位员工是执业会计师。一个会计师不可能审计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基金。

3、支线基金的审计财务报表称,股票至少有130亿美元,然而,规定提交的13F持仓报告中,显示只有少量股票。支线基金经理称,这是策略需要,在季度结束时,需持有100%现金。解除所谓的套保头寸,实现100%现金头寸,不合逻辑。如果相信基础投资策略是可靠的,为什么要变现呢?即使假设这么做合情合理,为什么套现的时间只是在,而且恰好在季度结束的时候呢?

4、尽管说用的是先进的交易技术,但麦道夫基金的交易都是纸上操作的。支线基金经理用平信收取纸质交易记录,没有电子账户。纸质交易记录让麦道夫有可能操纵数据,得出想要的任何结果。

5、在关键岗位上,如法务官,麦道夫聘请的是家族成员,包括两个儿子、一个弟弟、一个外甥女。支线基金的交易高度保密,细节只有公司内部极少数人知道。

6、麦道夫基金控制着交易、监管、管理的方方面面,要么直接控制,要么通过委托经纪的账户。没有隔离业务功能,也没有独立监管。

麦道夫诈骗案之所以这么长时间也未被发觉,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大部分客户都是慈善基金或私人基金。私人基金每年需要支付本金的5%,通常情况下,为了一直保持足够的资金储备,支付金额不会超出最低水平。只要所汇报的伪造回报率一直那么高,不用担心这些基金会赎回资本。由于支付比例只有5%,麦道夫手里的钱可以供他玩上几十年。

如果慈善基金和麦道夫的其他投资者做过一些简单的背景调查,他们也会发现这些问题。他们只做了一点调查,或完全没有做尽职的调查。与此相反,他们被超额回报和麦道夫“金融天才”的名声蒙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