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奥斯瓦德、鲁比和其他(第12/24页)

“你没告诉过我你还是文学评论家呢。”祖克曼轻声说。

又是祖克曼式的笑话,佩普勒立马被逗乐了,甚至鼓起勇气回应了一句。“我以为你早就知道了呢,所以你昨天晚上才想拍拍屁股走人,逃之夭夭呢。”不过他看见祖克曼表情严肃,一言不发,马上又说:“内森,开玩笑的。我出来时就意识到你可能有正事,有约会,必须要离开。我吃了你的冰激凌,一晚上都深受其苦。不,不要担心,我不是什么文学评论家。当然我有自己的好恶,有些批判我的确不吐不快,不过我不是评论家,起码不是正式的。不过,我昨天确实听说《纽约时报》的评论员名单要有大的变动。这对你来说肯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不过我确实是昨天晚上才知道的。”

“什么大变动?”

“戏剧评论员好像要被炒了,书评家估计也干不久了。这事儿已经酝酿了好久。”

“是吗?”

“你不知道?”

“不知道。”

“你真不知道呀?嗯,是珀尔马特先生写信告诉我的。他跟《纽约时报》的老板苏兹贝格在一起。他认识他们全家人。他们一个教区的。”

珀尔马特?他就是佩普勒想象中制片人帕泰的绅士老爸是吧?他还认识苏兹贝格?这部小说可真行。

“那你想接手那份工作了?”祖克曼问。

佩普勒脸红了。“没有,没有,我只是借这个机会掂量了一下自己是不是能做这个工作。‘我应该会再多学习学习,做好准备,或许哪天机会就来了。’我经历了这么多,竟然没有愤世嫉俗,还跟个傻瓜似的,相信美国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这让我自己都觉得奇怪。不过,我又能怎么想呢?我曾两次为国出征,对这个国家了如指掌。不光是流行音乐,其他比如说运动、过去的广播、俚语、谚语、广告、有名的船舶、宪法、大战役、经度纬度,所有这些,你报出名字,只要是跟美国有关的,我全都知道。并且根本不需要兜里揣小条。它们全都在脑子里呢。我之所以对这个国家抱有信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这里,任何一个人,不管之前败得多惨,只要坚持,只要有自信,仍然能够获得成功。历史上这种例子多了,比如说尼克松,他的故事难道不值得我们感叹吗?关于那个骗子,我在书里写了整整十五页呢。同样的还有讨厌鬼约翰逊,要是没有李·哈维·奥斯瓦德,林登·约翰逊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说不定还在参议院衣帽间卖房子呢。”

奥斯瓦德?阿尔文·佩普勒刚刚是不是提到了李·哈维·奥斯瓦德?昨天晚上那个人给他打电话的时候,还顺便把鲁比,大白痴杰克·鲁比称作美国新的守护神了呢?对了,他还间接提到了希尔汉·希尔汉(23)了。我们有一位伟大的领袖,罗伯特·肯尼迪,但是那个疯狂的阿拉伯混蛋却杀了他。这些都在祖克曼的笔记里呢。

该走了。

哪里有危险呢?到处都是警察吧?不过在达拉斯总统遇刺时也到处都是警察吧?

哦,难道《卡诺夫斯基》的作者,现在在美国的地位都能与总统相提并论了?

“……我的书评。”

“什么?”祖克曼没听到刚才的一段,心跳也加快了。

“我昨天半夜才开始写的。”

就在你给我打完电话之后,祖克曼想。没错,没错,我面前的这个家伙就是绑架我母亲的家伙,要不然还会是谁?

“我还没涉及小说本身,这些只是第一印象。要是你觉得文字过于理性——这点我也意识到了——只是因为,我在作品中尽力不说那些大家当然都知道的废话。也因为,与其说这本书讲述的是你的人生,也可以说它同样也代表了我的人生。”

所以说,评的是祖克曼的书。真会挑。该走了,别管什么奥斯瓦德和鲁比了。狮子带着《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24)的书评找到海明威时,也就是离开丛林回家的时候了。